同行是冤家,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以及上任后,频繁提及拜登的名字。最近的一项分析显示,特朗普执政前100天内,至少提到或写下了580次“拜登”。

由于特朗普团队最近一系列政策,不仅搞美国内部生乱,也严重影响了国际秩序!这时候83岁的拜登彻底坐不住了。

在说今天的主题之前,我们这里先插一个题外话!那就是特朗普频繁提及拜登,而拜登则很少提及特朗普,原因何在?

有美国心理学专家曾指出,特朗普当年输给了拜登,其对拜登的执念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越是受挫于某个人,越要将其塑造成终极对手。这种心理驱动其在白宫与泽连斯基会谈时仍不断提及拜登,甚至在无关议题上强行关联。



近日,美国前总统拜登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对自己的继任者特朗普火力全开,拜登是如何看待特朗普这100多天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我这里已经为大家解读了出来,拜登此次卸任后首次接受BBC专访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下5点:

1、对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尖锐批评

拜登痛批特朗普对待盟友的方式"掉价",尤其针对其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冲突。他列举特朗普"收回巴拿马""吞并格陵兰岛"等争议言论,指责这种"掠夺式"外交违背美国价值观。在俄乌问题上,拜登指控特朗普采取"现代绥靖政策",迫使乌克兰割让领土的做法将导致欧洲国家向俄罗斯屈服。

2、
对跨大西洋联盟的深度忧虑

拜登认为北约正面临存亡危机,担忧欧洲失去对美国领导力的信任。他警告若跨大西洋联盟解体,中俄将填补权力真空,这与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关于"欧盟防务困境"的分析形成呼应。对于特朗普要求埃及免费开放苏伊士运河等霸凌行为,拜登未直接回应,但此前埃及学者已斥之为"强盗行径"。



3、暗示对美国民主的复杂态度

特朗普与共和党:虽称特朗普行为“不像共和党总统”,但表示对美国民主的担忧有所缓解,认为“共和党人开始觉醒”。

白宫回应:采访提及特朗普曾频繁提及拜登名字(任期前100天达580次),而拜登此次打破“不批评继任者”惯例,白宫则反讽其健康状况。

4、对国内政策的持续抨击

延续4月15日卸任演讲的基调,拜登再次指责特朗普政府百日执政造成"严重破坏",包括削减社会保障、为富豪减税等政策。这与前财长耶伦的批评形成同盟——她曾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使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4000美元,且可能引发类似1929年的大萧条。

5、对自身政治遗产的辩护与反思

拜登坚称任内给予乌克兰"维持独立所需的一切",但承认未能有效对抗虚假信息。对于中途退选决定,他称为"正确但艰难的选择",此说法与其1月离职前专访中"传递接力棒"的表态一脉相承。当被问及特朗普的"君主式"执政时,拜登微妙回应称其行为"不像共和党总统",并相信共和党内部正觉醒。



其实不仅仅是拜登对特朗普现在执政政策不满意!美国很多前政要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比如说克林顿、奥巴马以及美国前财长耶伦等。

此前美国三位前总统打破百年政治传统集体发声,本质上是对制度存亡的绝望呐喊。

当特朗普试图通过"前总统办公室"持续干政、撤销奥巴马医保法案、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时,建制派精英终于意识到:美式民主的根基正在被蛀空。这种危机感促使克林顿在演讲中疾呼:"250年来我们追求更完美的联邦,但此刻的沉默将让一切成为废墟。"当奥巴马、拜登、克林顿站在历史的三岔路口,他们的集体行动已超越个人恩怨,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临终关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