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9日启程前往中东和欧洲,这是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打破了数十年来首访邻国的传统。这次行程被外界解读为对拜登外交遗产的一次“清算”,尤其是在中东战略和盟友关系上,特朗普似乎要完成前任未能实现的目标。

特朗普此次出访的核心目的地是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其中沙特尤为关键。早在2017年,他就将沙特作为首访地,这次更是带着一份超过10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而来。根据路透社消息,美国顶级防务承包商将参与供应先进武器系统,包括F-35战机等关键装备,预计协议总金额可能突破3000亿美元。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军售计划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方面,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已承诺未来四年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这相当于给特朗普政府递上了一张“入场券”。另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强化与沙特的军事合作,在中东地区构建一个类似“阿拉伯版北约”的同盟体系,以对抗伊朗的影响力。相比之下,拜登任内虽然重启伊核谈判,但始终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沙特等海湾国家对美国的安全承诺逐渐失去信心。

拜登的外交政策以“价值观同盟”为核心,强调与欧洲盟友的协调,推动北约东扩和对乌援助。但他在任期间,北约内部军费分摊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欧洲国家的军费开支仍不足美国的一半。特朗普则截然不同,他更注重实际利益,上任后立即要求北约盟友将军费占比提高到5%,并威胁对不达标国家加征关税。

在中东问题上,拜登试图平衡沙特和伊朗的关系,但收效甚微。特朗普则直接选择“选边站”,不仅支持沙特在也门的军事行动,还计划在访问期间与普京会晤,讨论如何共同应对伊朗核问题。这种交易式外交虽然被批评为缺乏原则,但短期内确实能为美国带来经济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中东政策也存在明显风险。首先,巨额军售可能加剧地区军备竞赛,尤其是在巴以冲突持续、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的背景下。其次,过度依赖沙特可能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特别是在人权问题上,沙特近年来的争议行为一直受到国际社会批评。

此外,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策略可能进一步削弱北约的凝聚力。据北约前高官透露,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正在下降,越来越多的领导人开始考虑“后美国时代”的外交策略。如果特朗普继续坚持强硬立场,跨大西洋联盟可能面临全面坍塌的风险。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孙德刚指出,特朗普的中东政策是对奥巴马时期“平衡战略”的彻底否定,他试图将沙特打造成美国在西亚的支点国家。但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地区力量失衡,反而为伊朗扩张提供机会。



特朗普资料图

同济大学教授夏立平则认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交易性”和“不可预测性”,虽然短期内能为美国带来经济利益,但长期来看可能损害其全球领导力。相比之下,拜登的价值观外交虽然推进缓慢,但更符合美国的传统战略利益。

特朗普的首访行程揭开了其第二任期外交政策的序幕,中东地区再次成为美国战略重心。他试图通过军售和经济合作重塑盟友体系,完成拜登未能实现的目标。然而,这种交易式外交能否带来长期稳定,还是会加剧地区动荡,仍需时间检验。正如拜登在卸任后所批评的,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将美国推向“全球信任危机”的边缘,而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这位“交易大师”能否在外交棋盘上真正“赢下一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