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冲突急剧升级,导弹互射、无人机交锋、战机被击落,双方死亡人数已超40人,核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南亚。
就在全球担忧局势失控时,美国高层却上演了一出“精分大戏”。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7日):“印巴冲突太可怕了!我和两边关系都很好,我愿意帮忙调解!”
副总统万斯(5月8日):“印巴战争?不关美国的事!”
同一个政府,两种截然相反的表态。
是特朗普和万斯真的“内讧”了?还是两人在唱红白脸,一个扮“热心大哥”,一个演“冷酷现实派”?
事实上,特朗普的“调解人”人设,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俄乌冲突,他吹嘘“24小时停火”,结果打了两年多,最终甩锅“我开玩笑的”。
加沙战争,他声称“我能搞定”,结果巴以越打越凶,美国斡旋彻底失败。
现在印巴问题,他又跳出来,高喊“我来帮忙!”
不过,问题来了,他真能调解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争端持续70多年,联合国都搞不定,特朗普凭什么?他在任时曾短暂介入印巴冲突,结果只是让双方暂时停火,根本问题丝毫未解。
相比特朗普的“热情”,万斯的表态堪称冷酷:“印巴冲突不关美国的事,我们不会卷入。”
这话听起来很“务实”,但细思极恐。
美国真的能不管吗?
印度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盟友,军火大买家,特朗普政府刚批准了百亿美元军售。巴基斯坦虽被冷落,但仍是核国家,且控制着阿富汗局势的关键通道。
如果印巴真的爆发核战,全球经济、能源市场、地区安全都将崩溃,美国能独善其身?
可万斯为什么敢这么说?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特朗普需要“恶人”。万斯的角色就是“唱黑脸”,让特朗普既能展示“调解意愿”,又不用真的投入资源。
第二,共和党内部压力。保守派选民厌倦了“世界警察”角色,万斯的话是说给他们听的。
第三,这是一种战略试探。美国在俄乌、加沙已深陷泥潭,不想再被印巴拖下水。
所以说,万斯不是“说错话”,而是在执行“战略性甩锅”——既不给印度承诺,也不刺激巴基斯坦,让两国自己消耗。
不过,特朗普和万斯的“矛盾表态”,很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双簧戏。
首先由特朗普唱红脸,展示“美国领导力”,讨好印度,安抚国际社会。万一局势缓和,可以吹嘘“是我的功劳”。
再由万斯唱白脸,告诉国内选民:“美国不掺和外国烂摊子。”从而避免承诺任何实质性援助,防止被印巴“绑架”。
事实上,这种套路,美国玩过不止一次。
比如在加沙,布林肯四处“调停”,但美军继续给以色列送炸弹。
现在,轮到印巴了。
总而言之,特朗普和万斯的“矛盾表态”,恰巧暴露了美国外交的虚伪与投机。
既想扮演“世界领袖”(特朗普的调解口号),又不想承担责任(万斯的甩锅论)。
既想拉拢印度(对抗他国),又怕激怒巴基斯坦(核武器风险)。
这种“战略模糊”,短期看是“精明算计”,长期看却是玩火自焚。
当大国不再负责,小国只能自求多福,而战争的风险,将由全世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