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全区新型工业化暨“6+2+X”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召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尤其是全市新型工业化暨“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对本年度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增强共识、凝聚合力,推动产业强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崔荣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区委副书记、区长章金伟主持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区领导顾国栋、朱晓峰、李桂林参加会议。
会上,区工信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局等“6+2+X”现代产业集群牵头部门作了汇报发言。各板块、功能园区以及国资公司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全区“6+2+X”现代产业集群中,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大产业突破千亿级大关。“5+2+N”未来产业产值超700亿元。
无锡高新区连续三年位居中国集成电路园区综合实力排行榜第2,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跻身国家第18位。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入选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全区有效期内高企数、累计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均为全市第一,2024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占无锡5/8,全省县市区第一。入选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企业59家、全省第一,新增“灯塔工厂”1家、累计3家,全国高新区第一。
截至去年底,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55.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8.4%,总量和占比均为全市第一。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规模突破3000亿元、全市第一。
去年全年新批超10亿元项目18个,超50亿元项目2个,100亿元项目1个;省、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26%,投资总量连续六年全市第一,在项目和企业有力支持下,去年全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607亿元、全省城区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全市第一。
会议强调
成绩值得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全区上下锚定争当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前沿高地的目标定位,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实力持续增强、产业质态持续向优、产业贡献持续彰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认识短板不足。深度把握产业结构平衡、未来产业发展、服务业支撑度等方面的短板不足,结合今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任务,统筹各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用心做好企业服务,坚决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筑峰强链新兴产业。持续深化“产业集聚区+功能园区+特色园区+链主企业生态圈”发展模式,实施高质量强链补链延链工程,物联网产业要持续深耕“一感两网”,集成电路产业要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生物医药产业要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智能装备产业要加快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突破,新能源产业要针对性开展前瞻性布局招商,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目标举措要更聚焦,加快布局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产业社区,加快深海空天重点项目招引、航空航天产业园建设进度,高质量开展第三代半导体省级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项目招引要再加强,对产业链图谱进行再划分,明确招商重点,开展精准招商。创新探索要再发力,持续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确保未来产业“八个一”机制真正配备到位、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转化应用,积极探索未来产业“项目经理人制”。
全面深化科产融合。以产业为导向开展科技攻关,搭建产业大脑服务平台,协同推动产业基础能力再造、重大技术装备革新、创新载体布局优化。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技术研发,健全重大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遴选培育机制,完善“揭榜挂帅”制度。以场景为牵引促进成果转化,全力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为具体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场景项目。
纵深推进数智提升。强化集成服务,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以及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推出更多“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建设示范项目,发挥“灯塔工厂”标杆引路作用,扎实开展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七大行动。加强AI赋能,推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融合发展,构建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生态。紧盯增绿减碳,加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投资力度,打响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品牌。
着力夯实服务业支撑。深入挖掘增量,加快推动主辅分离工作。落实倍增计划,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倍增计划,进一步筑牢经济增长的根基。做优消费环境,加快高端商贸企业集聚,大力引进国际品牌、连锁品牌、首店精品门店入驻,着力提升商业街区磁吸力。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企业培育要“梯度化”,推动实现链主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协同发展的雁阵形态。沟通联系要“常态化”,认真落实领导挂钩服务重点企业和区街两级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政策支持要“高效化”,推动实现更多区级涉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即申快享”。营商环境要“最优化”,集中解决一批堵点、难点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消除企业服务中的盲点。
提供坚实支撑保障。满足用地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拿地即开工、审批时限制、预审预批、并联验收等提速制度,深入实施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落实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调度制度,有序推动连片开发,盘活存量用地。活用金融工具,进一步深化产融合作,做优做强“风投+产投”基金生态,加快构建重点产业全链条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做好要素保障,健全要素前置、跟进机制,充分发挥专班机制作用,确保重大项目严格按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
编辑 | 何晓
文字 | 逯恒贞
来源 | 区党政办、区工信局
图片 | 张园昀
超Chill又出片的野餐地,在新吴找到了!
新吴这些地方,好适合放风筝~
新吴这个夜市,突然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