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上旬的常州精英赛,李静珏以241的成绩夺得女子第二名,刷新全马PB。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李静珏参加的第三场全马比赛,五年前,她在家乡梅州以414的成绩完成首马,2023年的厦马跑出了316。成绩大幅三连跳使得李静珏进入大众视野。

长相清秀的李静珏是一名舞蹈老师,多年来每日至少两小时起步的练功使得她具备了很强的核心力量,为她在跑步、尤其是全马后半程的发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跑步对她来说,更像是找到自我的过程,让她从容不迫地应对工作和生活。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伤停后,她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235,跻身体制外女子前五。

2022年北马最后一位过线的张顺老爷子、今年在东京刷新PB并达标世锦赛的张德顺、马拉松传奇基普乔格——李静珏从这些跑者身上汲取力量。与此同时,她在社媒上分享自己跑步的经历,希望更多女性能展现自由又充满力量的美。“人生如跑马,我们可以跟自己比,可以跟同性比,也可以跟男性比。希望更多的女性可以挣脱枷锁,无惧凝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女性。”


首马414,非常有成就感

按中国传统的理念,女孩子就应该是文静乖巧的。即便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存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刻板想法。李静珏出生于1995年,她的名字中有一个“静”字,自小就被大人教育说要温柔。他们总会跟她说“女孩子不该这样,不该那样”。

可她天性爱动,喜欢和小伙伴们玩游戏,追赶打闹。小学和初中,李静珏被老师选中加入校队,参加过校运会和县运会的跑步比赛。现在回想起来,她说那会儿纯属瞎跑,在县运会上表现毫不起眼,并没有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

和很多人一样,促使李静珏在多年后开始跑步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那是在2017年,“那时没想过跑马拉松”。最初,她跑得很佛系,可能会连跑三天,然后休息上好多天,月跑量多在二三十公里,有时只有个位数。

2019年1月,李静珏在东莞厚街以144的成绩完成首半马。同年11月,她特意将自己的全马初体验留给了家乡梅州。在那之前,她没有进行过任何系统训练,甚至觉得自己大概率没法完赛。但家乡熟悉的街景让她感受到亲切的同时也赋予了她坚持到底的动力。除了在补给站停留之外,李静珏没有走路,即便在后程小腿快要抽筋了,最后,她用双腿实实在在跑完了42.195公里,成绩为414。“跑完后,我非常有成就感。”

然而,这份成就感对李静珏的激励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那几年,她几乎完全放掉了跑步。直到2022年11月,北马赛场上,86岁的耄耋跑者张顺坚持完赛的表现打动了李静珏。“我看了后非常激动,年龄这么大的跑者都可以去突破自己,非常了不起,我觉得自己也可以重拾跑步。瞬间回忆都涌上来了,我想要进行系统训练。”

2023年4月,李静珏站上了厦马的起跑线。为了备战第二场全马,她的月跑量增加到了两百多公里,还在朋友的带领下突击了两次间歇。虽然准备时间较短,但她跑出了316的成绩。“那场比赛挺顺利的。也就是从厦门开始,我觉得自己似乎挺适合跑步的。”



从梅州首马到厦马,李静珏开始爱上跑步


从瓶颈期到一战成名

厦马后,李静珏参加了多场半马比赛,却发现自己陷入了瓶颈期,想有所突破却一直跑不出来,到后半程容易掉速。训练方式尤其让她感到迷茫。幸运的是,2024年5月,她认识了从事运动康复工作的黄志鹏,后者已达健将水准,有着丰富的马拉松参赛和训练经验。可以说,这成为迄今为止李静珏跑步生涯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在黄志鹏看来,李静珏此前犯了业余选手的通病,即训练安排过于单一,基本上以追求乳酸阈值提升的节奏跑为主,缺乏马拉松的专项强度课。在他的安排下,李静珏跟随水平更高的跑者练习间歇、法特莱克等,结合长距离有氧耐力训练。

除了丰富训练内容外,她还从黄志鹏那里获得了很多专业的恢复知识。以前的她不懂得赛前减量,常常带着疲劳的身体去参赛,现在知道在赛前减量的情况下如何刺激心肺、保持肌肉活跃程度,从而激发更好的竞技状态,也懂得了在大强度之后保养肌肉的重要性。到了2024年下半年,这些努力付出开始有所回报。

在黄志鹏的帮助下,李静珏调整训练方式,成绩突飞猛进,瞄准了更高的目标

原本,常州精英赛并不在李静珏的计划内,但黄志鹏认为可以一试。赛前,他对李静珏第三个全马的预计是245左右。但最后,她跑出了241,这一不俗表现就连黄志鹏都感到惊讶。“其实那场比赛,我前面都跑得很稳。但后半程风太大了,对我这种常年在广东跑步的人来说,其实是蛮大的挑战。”

对李静珏而言,成绩的突飞猛进实属意料之中,倒是赛后各媒体的关注让她颇有些不适应。“看了一些文章,对于颜值什么的会讲得比较夸张,觉得挺尴尬的。还有‘广东一姐’这个称号,其实广东有好几个很厉害的女性跑者,我不是成绩最好的。”

倒不是说李静珏十分排斥“美女跑者”这种说法,只是凡事都得有个度。她会在赛前画个淡妆,只为赛后能呈现出较好的皮肤和精神状态。“夸女孩子漂亮是人之常情。看到我跑得快,觉得我的长相符合他们的审美,没有问题。我自己也喜欢长得好看的运动员,像李美珍就很漂亮。”




常州精英赛给李静珏带来了流量,也带来了困扰。


跑步和跳舞,都很能顶

李静珏跟随黄志鹏训练的第一堂速度课就给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堂30分钟的法特莱克训练课,快速要求为330,慢速为420。但为了测试李静珏的状态,黄志鹏特意把速度带快了5秒左右。正值广东湿热的盛夏时节,尽管体感非常不适,跑到最后非常难受,但李静珏还是坚持了下来。

“马拉松强度训练,有些人是心肺好,有些人是肌肉质量好,有些人则是意志品质好,她就属于第三种。她特别能顶,有时候感觉要掉了,但她咬咬牙,喊一声就能顶过去。”黄志鹏说,“跑马拉松,体能只占60%,意志品质占到40%。”

李静珏一直“很能顶”。她自小就喜欢跳舞,但直到十五六岁时才开始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这个年纪已经过了公认的专业学舞最佳时期。“我个人的舞感比较好,节奏好,但软开度比较差。所以我在跳舞上吃苦最多的也是这方面。”

其他学生可能只需半个月就能压开的软度,李静珏得练上好几个月。“每次练的时候,就是抓心挠肝的疼,痛到脸通红,眼泪刷一下就落下来,老师还不准哭。”可即便如此,小小年纪的李静珏始终没有动摇过,她会在熄灯后自己加练,“别的同学都觉得我特别能忍”。

坚持总是会有收获的。李静珏如愿将儿时萌发的兴趣变成了职业,她成为一名舞蹈老师。而多年不懈的练舞为她如今的另一爱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跳舞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我在跑步时,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我的核心很稳。”

在李静珏看来,跑步和舞蹈存在相通之处。“人们通常会觉得跳舞是柔美的,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顶尖舞者的肌肉是非常有力量的,他们可以算是运动员了,只不过呈现出来的方式,对肌肉的运动不一样。”

她每天都会练功,至少两小时起步,这是专业舞蹈老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却又不仅限于此,练功早已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她会先压腿、扳腿,活动开软开度,这至少需要一小时。“练功也包括身体素质力量的训练,包括内收肌群等,这些也是跑步所需要的,所以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我的臀肌就比较发达。”






李静珏坚持每天雷打不动的练功,多年不懈的练舞为她跑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待在赛场上见到张德顺

跳舞和跑步都是李静珏自己做出的选择,即便没有家人的支持,甚至总是泼冷水,她也始终坚定。“他们还是希望女性是温婉的。包括我玩摄影,他们也会觉得没有意义。”纵使现在跑出了成绩,家人偶尔也会点赞保存照片,可当李静珏要去参赛时,他们仍然会反对。

“很多时候,女性是一个很容易被打击的角色,因为外貌穿着被人评价,甚至会因为一项运动被评价。但我是那种喜欢用行动回击的性格。我不用得到支持,在做的过程中是可以慢慢得到力量的。跑步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精神层面,让我更相信自己了,这就是自我。”

除了自身萌发的力量外,李静珏还从女性运动员身上汲取了不少力量。她非常欣赏张德顺,2023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顺子加油》,全程关注了张德顺在今年东京马拉松赛上的表现。“我觉得这个女孩子特别坚毅,她对跑步的纯粹热爱很打动我。”她期待今后能在赛场上见到张德顺。

而网球名将郑钦文展现出来的漂亮的肌肉线条也给李静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将郑钦文挥拍的飒爽英姿作为手机屏保。她在社媒上写道:“我知道很多女孩儿害怕运动会让自己‘长’肌肉,甚至认为这妨碍了‘美’。可是女孩儿啊,它让我们更有力量、健康和精力充沛,也在其他角度来说,保护自己啊。”


新目标,有待探索的未知

常州精英赛创佳绩后,李静珏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深圳南山半马,虽然以118刷新PB,却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跑完比赛后,她的右腿胫骨骨膜炎进一步加重,甚至影响了走路,当天晚上只能靠吃止痛药入睡。



南山半程,李静珏忍着骨膜炎和生理期的不适刷新PB

其实,在跑常州之前,因为高强度的训练,她出现了骨膜炎的症状。原本黄志鹏建议她不要去跑南山半程,但由于这场比赛是跑团早就安排好的,李静珏没推掉,导致伤势加剧。她先是停跑了两周,可重回跑道,很快又出现刺痛感,只能再次停跑,尝试了针灸热疗等恢复方法,就这样反复折腾了几个月,为此遗憾错过了已经中签的无锡马拉松。

这次伤停经历让李静珏变得更谨慎,清楚不能操之过急。目前的她已经恢复日常训练,会抽空和朋友一起去跑山,为下半年重返赛场做准备。在黄志鹏看来,李静珏天赋高,心态好,训练刻苦,所以他为她制定了冲击235的训练计划,目标是进入体制外女子前五。

李静珏表示自己不会想太多。“基普乔格说过,人类是没有极限的,我很认同。因为很多人在没有尝试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能达到什么样水平,这些是未知的,有待我们去探索。全力以赴就好,结果不是我能决定的。要及时肯定自己的努力,以后的训练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生活中的李静珏喜欢烘焙——“做面包真的很治愈很有成就感”——骑行和旅行。

在笔者与李静珏的对话即将结束时,她记起了一件事。那是在跑完厦马后,她去卫生间更衣时,遇到一位遇上生理期的女性跑者正在清理大腿上的血迹。李静珏正好带了两套衣服,便将多出来的那一套衣服给了对方,帮她进行清理,并向后面进来的人说明情况。包括带伤出赛的南山半程在内,李静珏自己也有好几场比赛遇到生理期。有原发性痛经问题的她必须吃布洛芬止疼。“女性和男性生理结构存在不同,女性虽有生理期的不方便,但也很坚韧。我很想呼吁下,希望赛事组办方能在赛道上或者比赛结束后提供热饮、药物或卫生用品,帮助女性缓解疼痛。”

这就是李静珏,她坚定细心,不惧尝试,愿意表达。她教中国舞蹈,也会跳现代舞、爵士、Urban等。在跑步方面,她有追求,也很冷静,清楚不能把所有重心放在成绩上。她正在认真地准备,享受努力的过程,期待着在下半年再次绽放。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呆呆

编辑:默默

制作:小春

图片:受访者提供

投稿、应聘兼职作者,请联系

womenrunning@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