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谎报战功军法处置!”上甘岭战役结束不久,基层为战友胡修道请功,称他一人歼敌280人。政治部主任杜平看后怒不可遏,他身经百战,一辈子打仗,从未见过如此夸张的战绩,当即要求重新审查。负责清理战场的志愿军再次返回阵地,十几个人来来回回仔细数了三遍,最终确认阵地上美韩联军的尸体共有283具。

任红举,原志愿军宣传干事兼战地观察员,见到胡修道时,他正往下走,满脸灰尘,帽子破了,军装也破烂不堪。任红举赶忙拦住他:“快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胡修道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乡音说道:“3号阵地派了我们三个人,把前面的战友换了下去。我们来的时候班长带我们,如今他们都牺牲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任红举连连惊叹:“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此时的胡修道,还不知道自己创造了一个单兵神话!



美国通讯社记者肯德拉他在报道中如实写道,韩国军队已经冲上了山顶,但见一个中国士兵用双手挥舞,不停地向阵前投掷手榴弹。火光冲天,我们看不清他的面孔,只知道那里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胡修道!

当时上甘岭十五军减员严重,急调九师一团前增援,所采用的战术就是添油战术,十几个连队逐个投入战斗,不管伤亡如何,每个连队只打一天,连长留下来作为下一个连的顾问。胡修道所在的五连被派往597.9高地,他和滕土生班长、李峰坚守3号阵地。

胡修道是个新兵,第一次上战场,看到黑压压的美军,吓得肌肉都僵硬了。但上甘岭的新兵成长速度惊人,按秒计算。胡修道回忆:“我已经清楚地看见了敌人的脸,第一次知道美国人长什么样。”班长一声令下,他们三人密切配合,滕祖生负责搬运弹药,班长李峰负责扫射敌人,胡修道负责中心开花,成功打退了敌人多次轮番进攻。阵地前,美韩联军的尸体堆积如山。



三个人都知道,在3号阵地旁边0号阵地,几天前黄继光壮烈牺牲。想到此,他们同仇敌忾。班长命令他们往敌人两边猛轰手榴弹和爆破筒,然后实施包饺子战术,三人再运动到中间猛攻。因9号阵地即将失守,班长李峰前去增援,胡修道坚定地表示:“你放心,保证人在阵地在。”

此后,3号阵地的战斗越发艰苦。期间,滕土生手臂重伤,他用单臂头顶弹药箱,为胡修道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不得不说,战神的身边的都是战神!

这时10号阵地又失守了,胡修道和滕土生奔赴10号阵地增援。到战场后,他们发现阵地上只剩一名受伤的战士。胡修道抄起一挺重机枪,对着冲上来的美军一顿横扫,一直坚持到增援战友冲上来。随后,他重新返回3号阵地,却发现滕土生和班长已经牺牲,这彻底激怒了他。他大喊着还我战友,拿起冲锋枪疯狂扫射。



这时,一个传令兵过来请求增援,看到3号阵地也只剩胡修道一人,红着眼睛说:“我们都打光了。”胡修道坚定地回应:“没打光,我还在!你回去告诉连长,3号阵地、10号阵地现在开始都归我了。”就这样,胡修道反复穿梭在两个阵地之间,他把牺牲战友的帽子摆在掩体上迷惑敌人。这个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拿着两把冲锋枪,浑身挂满几十个手榴弹,成了美军的生死判官。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正在制造一个上甘岭的单兵神话,他已经彻底“开挂”,战斗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

黄昏时分,胡修道已经弹尽粮绝,他把仅有的两只爆破筒放在身边,耳朵几乎丧失听力,眼睛也被尘土模糊了视力。他拿出还没来得及吃的压缩饼干,准备吃完后就抱着两个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幸运的是正当美军趁着夜色如蝗虫般再次扑向3号阵地时,轮换的援兵到了!他不仅成功守住了阵地,也为接下来镇守这里的战友争取了时间。



这一战,胡修道在上甘岭连续打退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3人。1953年1月,志愿军授予胡修道一等功和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授予他共和国最高荣誉金星勋章。在上甘岭获得这一称号的只有4个人,分别是黄继光、邱少云、孙战元和胡修道,而活着回来的只有他一人。他是公认的、当之无愧的上甘岭上的单兵之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