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大桥镇的蔬菜基地大棚内,一场产业变革正在悄然上演。从“肩挑手扛”的传统耕作到“指尖种菜”的智慧农业,从“提篮叫卖”的零散销售到“云端畅销”的数字营销,再到从“单打独斗”到“矩阵发展”的品牌塑造……该镇正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让传统蔬菜产业焕发新生机。
聚智赋能:智慧农业引领产业升级
走进大桥镇竹村村蔬菜大棚内,只见菜农们正手持手机跟随农技专家杨雪平学习如何通过滴灌系统为辣椒浇水施肥。这一场景,正是大桥镇智慧农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大桥镇充分发挥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技术专家作用,成立了蔬菜产业现代发展“智囊团”。依托该县新联会理事单位农伯乐企业负责人赖焕华团队,大桥镇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等绿色种植技术,带动全镇打造了5个蔬菜种植基地,建成95个智能温室大棚。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农药使用量减少了30%,还使蔬菜产量提升了50%。
“以前我们浇菜施肥都要靠人力,现在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完成这些工作。”竹村村菜农小林兴奋地说。在新阶层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大桥镇还先后培养了51名职业菜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跨界联动:数字营销拓宽销售渠道
在大桥镇大桥村蔬菜基地,一种名为食用艾草的特殊蔬菜正茁壮成长。这种蔬菜不仅一年四季都能生长采摘,还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备受市场青睐。而这背后,离不开大桥镇新媒体人的努力。
大桥镇新媒体人对艾草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并成立了“同心艾你”直播室,利用网络平台对食用艾草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数字赋能,大桥镇为传统蔬菜产业插上了“流量翅膀”,实现了从“提篮叫卖”到“云端畅销”的转变。
“清明前后,我们的线上订单络绎不绝,今年艾米果的销量达到了35万个。”电商新农人小袁激动地说。如今,大桥镇的特色蔬菜食用艾草销路畅通,艾草的加工产品“艾米果”更是远近闻名,吸引了18名青年返乡创业,带动300余名村民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品牌打造:矩阵发展提升产业价值
大桥镇立足蔬菜产业特色优势,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媒体实践创新基地。该基地先后吸纳了优秀种植能手、物流企业主、自媒体运营者等40余人,定期举办“资源对接沙龙”,促成合作项目3个,降低了运输损耗15%。
同时,充分利用新联会平台作用,引进蔬菜产业深加工企业。在“艾米果”的成功实践后,大桥镇又相继推出了艾面条、平卧菊三七面条等蔬菜深加工产品,并成功进驻高端商超。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既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大桥镇党委书记杨娟表示,“我们将持续做好‘统战+产业’结合文章,让更多‘新’力量在田间地头绽放光彩。”(吴博涛 刘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