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启动首届科技节,机器人、机器狗、法拉第笼、非遗技艺……集趣味性、知识性、体验性于一体的近90个展示体验项目,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走出课本、触摸科学的“第二课堂”。



“约20万伏的电压传到这个铁笼子里,你站在里面却毫发无损,敢不敢尝试一下?”在一个法拉第笼前,听完物理老师的介绍,排队的同学们跃跃欲试。原来,这是一个用于演示静电屏蔽和高压带电作业等原理的设备,当闪电劈向法拉第笼时,笼形导体的静电屏蔽效应使笼内的电场为零,人即使触摸笼子,在手与脚之间也没有电压,不会触电。


“你可以摸一下笼子,不要怕!”物理老师鼓励学生道。体验完成之后,学生们还要物理老师接着解释,法拉第笼也带来了生活中的启示:当我们在户外遭遇闪电时,在汽车(金属笼形物)里待着是非常安全的。



在智能警用设备展区,喜欢军事的男生们对桌子上摆放的枪支、侦察无人机、穿越机等好奇不已,排着队想要上手观摩一番。一台造型炫酷的无人机反制枪,让同学们爱不释手。

在西南大学蚕学宫带来的实物展示区,同学们了解到用蚕丝制作的碳纤维羽毛球球拍已经面市;模拟飞行、AI体育等操作类项目,则让大家体会了一把“速度与激情”以及大数据分析的奥妙。

“没见过”“很新潮”,高一(19)班的罗文博在各个展示项目中穿梭,表示“完全看不够”。他说,这次科技节展示的项目里,他最喜欢真实的手枪等警用设备,还有VR赛车也让人着迷,就好像自己真实在驾驶赛车一样。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党委书记欧健介绍,本次科技节活动不仅整合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中学、小学及幼儿园的优质资源,还联合了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赛力斯等35家单位及企业共同策划,共有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项目35个,还有50多位校内学科老师深度开发的科学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的科学体验,让科学摆脱枯燥,变得可感可触。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