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的闪电在眼前战栗,人却安然无恙、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硕大的运输无人机运载着物品腾空而起……5月6日,近90个展示体验项目在西南大学附中2025“玩转科学,创见未来”科技节亮相。本次科技节集趣味性、知识性、体验性于一体,致力于让学生们触摸科学的温度,感受创新的力量。


学生体验“法拉第笼”实验。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机器人和观众互动。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近90个展示项目零距离接触,沉浸式体验科学魅力

5月6日上午,西南大学附中科技节开幕,精彩的科技表演令人眼前一亮,通过机器人展示、无人机编队、蝴蝶扑翼机表演,师生们近距离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西南大学大中小幼科学教育创新实践中心也正式揭牌,学校将联合科学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展开深度合作,为同学们搭建起更广阔的科学实践平台。


空气炮实验。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水火箭发射。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科技节期间,近90个缤纷有趣的科技活动遍布校园,让同学们沉浸在科学的奇妙世界中。展示项目中,问界汽车、蚕学宫等项目,让同学们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也能领略现代科技和传统科学之美;体验项目中,空气炮、盐水小汽车、“法拉第”笼等趣味体验,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同学们在欢乐中学习科学原理;还有模拟飞行、AI体育等操作类项目,为大家打开未来科技的大门,激发了科技创新的热情;足球场则成为了动感科技的天地,冲浪飞机、F1赛车等展示,以及无人机竞赛体验、水火箭发射等活动,带领大家感受科技与运动的激情碰撞。

大中小幼、校社协同助力,以科学之火点燃少年梦


揭牌仪式。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本次科技节活动特邀西南大学大中小幼科学教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进行指导,整合大学、中学、小学及幼儿园的优质资源;同时还联合了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赛力斯等35家单位及企业,与学校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促进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培育面向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科技节内容丰富多样,有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项目35个,还有50多位校内学科老师深度开发的科学体验活动,从前沿科技展示到传统工艺体验,从动手实验操作到创意发明实践,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走出课本、触摸科学的“第二课堂”,通过沉浸式的科学体验,让科学摆脱枯燥,变得可感可触,成为生活中的智慧与创新力量。

“活动太酷了,我一进去就被各种项目吸引。”高2027届15班颜悦伊非常开心,“这次科技节让我以前学到的很多知识变得更具体、更形象了。”

学校信息中心副主任苏翔表示,本次科技节囊括了从天上到地下近90个项目,包含了体验类、展示类、竞赛类。其中,法拉第笼等实验室是教师们亲手制作的道具,把教材里的经典实验活生生地搬到了现场,让学生亲手触摸科学的温度。

“科学教育不是知识的搬运,而是思维的革命。西南大学附中不断推进‘校园微科研+社会大课堂’的双向赋能模式,重点打造‘大中小幼、家校社双轨联动’的全域科学教育场景,培养更多时代新人。”西南大学附中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勇回顾了该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探索与成果,他表示学校依托“三群一线”课程,开展一日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深植科学创新思想。

此次科技节活动是西南大学附中科学教育的一次生动展示,从打破学科壁垒,让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到跨越时空界限,让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对话共鸣,科学由此从“云端”走向“身边”,从“书本”融入“生活”。学生亲手制作竹蜻蜓、操控无人机机器狗、完成各类实验时,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敢于探索的勇气、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团队协作的精神,这些正是未来科学家不可或缺的“基因”。

西南大学附中党委书记欧健表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号召,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开展此次科技节活动,未来也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学生铺就一条更广阔、更坚实的科技之路,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追逐科技梦想。(袁杰、宋词、唐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