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小军,转业已经三十多年了,从农家子弟到干部退休,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很多,我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我的老连长李忠义。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我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我父亲继承了我爷爷木匠手艺,父亲靠着这门手艺,供我读完了了高中,1972年,我高中毕业了,不甘心回家种地的我,跟着三叔去了离家五十公里外的赵家集修水坝。
为了赶工期,我们吃住都是在大坝,吃的是大锅饭,住的是临时搭建的茅草屋,我干了三个月多久,挣了五十多块钱,我没舍得花,都攒了下来。
进入10月份天气越来越冷,工程进度很慢,我们每天要干十多个小时,有一天,弟弟到坝上找我,说父亲让我回去,有事和我商量,领队不肯让我走,说工期紧张,让我再坚持几天,我在大坝上干了十多天才回去。
我回去之后,才知道,父亲是和我商量当兵的事情,因为我回去迟了,报名工作已经结束了,我不甘心,赶紧到大队找了民兵营长刘叔,让他想想办法,把我的名字加上去。
刘叔带我去了公社武装部,被告知名单已经送到了县武装部,第二天,我和刘叔坐车去了一趟县城,找到了武装部王部长,希望他能通融一下,把我的名字加上去。
王部长告诉我,报名工作已经结束,让我等一年,来年再报,就当我打算和刘叔回去的时候,碰到了负责接兵的赵连长,刘叔跟赵连长说了我的情况,赵连长并没有拒绝,当时刘连长要开会,让我们去办公室等他。
赵连长开完会,来到办公室,详细了解了我的情况,赵连长得知我上过高中,而且身体素质也不错,就给我拿来了一张报名表,并交代我,按时参加体检。
我没想到,赵连长这么好说话,从赵连长办公室出来,我和刘叔找了一家面馆,一人吃了一碗面,给赵连长买了一些水果和一瓶酒,想表达一下感谢,但是,赵连长并没有收,赵连长告诉我,他也是农村兵,之所以给我机会,是因为他看好我,觉得我是当兵的好苗子。
我顺利通过了体检等一系列入伍程序,12月中旬,我和全县九十五名新兵,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来到了部队当兵。
新兵训练结束,我各项考核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我被分到了侦察连一排二班,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们侦察连的连长居然是赵连长,在生活上赵连长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入伍不久,母亲就生病住院了,赵连长得知后,主动给我拿了五十块钱,让我寄回家去。
为了不辜负赵连长期望,我训练很刻苦,每天还要加练一个小时,在连队,我表现也很积极,连里有活动,我都会主动参加
入伍第二年,我就提拔当了副班长,1975年,入伍三年的我,当上了班长,在8月份,一次外出执行任务途中,我立了二等功,12月底,我提了干。
我提干不久,赵连长就被调走了,去了其他部队任职,临走时,我请赵连长吃了饭,赵连长叮嘱我,让我在部队好好干,有啥困难,随时联系他。
赵连长调走后,我们就很少见面了,1979年赵连长陪同首长到连队视察工作时,我们见了一面,当时我已晋升连长。
虽然我和赵连长不经常见面,但是他一直关注着我,我们私下里一直保持着联系,1985年,赵连长转业回到了老家。
我在部队23年,1995年,副团转业回到了老家,任电力局副局长,我转业后,每年都会去看望赵连长,每次去赵连长家,赵连长都要我陪他喝酒,只可惜,赵连长2005年就因病去世了。
我在电力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如今已经退休,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我心里很知足,赵连长对我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