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将结束
各生产经营单位陆续恢复生产
节后复工
要留意身边的各类安全隐患
稍有不慎
就可能引发事故
一起来对照风险学习对策
01
人员心态不稳
【风险】
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易发生违章。
【对策】
关注员工身体、心理状况,满足生产要求再上岗,合理配置一线员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到位,非持证人员严禁进行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
02
生产组织困难
【风险】
关键岗位的员工不能准时返岗。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等作业存在疏漏。外包作业队伍疏于管理。材料、配套产品不能及时保障。
【对策】
根据复工复产进度安排,提前开展人员、物资等工作准备,特别要强化关键人员到岗、外包队伍确认、上下游企业协调等工作,存在突出问题及时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确保满足复工复产要求。
03
人员能力不足
【风险】
新上岗、轮岗、换岗人员可能增多,不熟悉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规范。
【对策】
强化人员培训,针对节后企业实际,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新上岗、转岗人员岗前教育,记牢岗位安全风险、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应急措施。严格培训考核,确保不合格不上岗。
04
设备故障
【风险】
工具、机器、特种设备等因停运停用,或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存在损坏或故障、监测报警设备不正常等问题。检维修、试机、试生产不规范,特别是涉及动火、有限空间、检维修、高处作业等,存在安全隐患。
【对策】
开展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监控系统、特种设备检修维保,不符合安全条件不能使用。对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要严格风险评估、审批管控。强化试机和试生产安全管理。
05
电、气、火使用不规范
【风险】
违规进行电气焊、明火作业;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线路老化绝缘层破损;火源旁堆积易燃物,物品堆垛违反安全规定。
【对策】
严格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和危险作业审批,严禁违规用电用气用火。加强日常检查,及时更换老旧破损电气线路,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格物品堆垛规范,严禁火源旁摆放易燃物。
06
作业环境变化
【风险】
企业较长时间停工停产,作业环境可能发生变化,如厂房、设备设施破损、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等。
【对策】
复工复产前要全面开展作业条件确认检查,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整治隐患,确保作业环境处于正常、安全、可靠状态。
07
盲目赶工期、抢进度
【风险】
节后复工,企业生产任务重,可能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的情况。生产人员和设备设施超负荷运转,可能造成现场组织混乱、人员超强度作业、正常工序时间被压缩,增加安全风险。
【对策】
做好周密计划,合理调整工序,加强现场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生产。
确保复工复产安全
牢记做到“六个一”
(左右滑动查看)
来源丨成都市应急管理局
编辑丨季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