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16时40分许,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乡乌江百里画廊景区六广河水域,一场突发大风让欢乐的旅途瞬间变为噩梦,4艘游船倾覆,84人落水。截至目前,10人不幸遇难,70人尚在医院救治,4人未受伤 ,医疗救治、事故善后处置、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正在紧张开展。这起事故,为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安全警钟。



极端天气的突发,无疑是此次悲剧的导火索。据目击者回忆,事发前天气晴朗,短短几分钟内却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冰雹齐下,狂风将能见度降到极低。当地气象台也曾在事发前发布冰雹橙色预警。可即便有预警在前,依然未能有效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这背后暴露出的安全意识薄弱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安全意识的淡薄,首先体现在对救生衣这一关键保命装备的忽视上。部分游客在乘船时未按规定穿着救生衣,有的觉得天气好、行程短,穿救生衣麻烦;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危险不会降临。而游船运营方在执行穿救生衣规定时也不够严格,没有做到让每一位游客都正确穿戴。如果所有人都能穿上救生衣,在船只倾覆的那一刻,或许就能为生命多增添一份保障,极大减少伤亡的发生。

从运营管理角度看,面对恶劣天气预警,运营方未能果断采取停运措施,也是安全意识缺失的表现。在极端天气下,游船航行风险剧增,哪怕只有一丝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都不应冒险运营。提前停运看似会造成经济损失,但与游客生命安全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这反映出运营方在利益与安全之间,没有做出正确的抉择,没有将游客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此外,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也存在漏洞。在日常监管中,是否对游船运营的安全规范执行情况进行了严格检查?对恶劣天气下游船运营的风险防控措施是否督促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后续调查中深入剖析。如果安全监管能够更加严格、细致,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也许就能避免这场悲剧。

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血的教训,它刺痛着我们的神经,也提醒着我们安全无小事。此次贵州游船倾覆事故,绝不能仅仅以“突发极端天气”为简单归因。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强化安全意识,运营方要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游客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共同织密安全防护网。只有这样,当危险来临时,我们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