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一位名叫陈先生的市民。在今年 4 月 29 日这一天,他偶然间浏览到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公众号所发布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刀锋之上】挽救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陈先生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稿,凭借自己的判断,他觉得这篇文案写得实在欠佳,于是就在评论区坦率地留下了一句“文稿写得太烂”。陈先生表示,他仅仅是出于真诚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整个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辱骂或者过分过激的言辞。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各种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每个人都依法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都有权对所看到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众号的管理人员在看到陈先生的这条评论后,竟然瞬间情绪失控,在评论区用极其难听且粗俗的话语对陈先生进行回击。他们回复道:“文案好不好影响看病吗?文案是 XX 写的,看着不爽就滚蛋,影响你上坟了?”这样的回复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完全丧失了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基本的尊重。
不仅如此,这位管理人员似乎还觉得骂得不够解气,竟然又通过私信的方式继续对陈先生进行辱骂:“去你 X 的,见你一次骂一次,我骂的是狗,不是人,所以无所顾忌。”这种恶劣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事发之后,4 月 29 日的那篇文章已经被匆匆删掉了,那些充满辱骂和攻击性的评论也随之消失不见。从表面上看,似乎医院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紧急删除相关内容的措施。但仅仅这样做,真的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医院,向来是救死扶伤的神圣之地,是备受社会各界尊重与信赖的关键机构。然而,当出现这样令人咋舌的事情时,绝不能妄图仅仅通过删帖这种简单粗暴且极不负责的方式来敷衍了事。
医院应当以最诚恳、最真挚的态度,正式且郑重地向陈先生道歉。要知道,道歉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更应该包含深刻的反思和切实的改正措施。同时,对于那位骂人的员工,必须予以严肃的惩罚,绝不姑息。因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毕竟,就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有的公众号都是由医院自己的员工进行管理的。出现这样素质欠佳的员工,怎能不让人对医院的管理和人员选拔机制产生质疑?其医德又究竟何在?
医生这个职业一直承载着无比崇高的使命和责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医者以其仁心仁术拯救了无数生命,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赞颂。医生们在入行之初,都要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承诺“恪守医德,尊师守纪”。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是极其严肃和神圣的事情。
而郑大一附院管理公众号的那个人,将原本可以是一场理性、平和的讨论,硬生生地变成了一场充满恶意的人身攻击。他的言辞粗俗、态度恶劣,完全背离了一个医院工作者应有的专业形象和职业操守。这种行为,就好比在洁白的画布上泼了一盆墨汁,让人深感失望和痛心。
医院难道不应该对此做出回应和处理吗?选择做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对问题视而不见,这是应该有的承担责任的行为吗?这简直让人无语至极,也让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大打折扣。一个负责任的医院,应当敢于直面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以恢复公众的信任,重塑医院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