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的广袤舞台上,有这样一位女法官,以细腻之心、坚毅之魂扎根司法事业二十年,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在追逐正义的征途中,她是无畏的捍卫者;在探寻公平的道路上,她是坚定的践行者;在法律与人性之间,她搭起一座温暖的桥梁。她就是包河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邢晓萌法官。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是邢晓萌从事司法工作的信条。她常常跟助理说:“每一个案件办理的时候都要尽心尽力。”虽然案件量越来越大,但不管是开庭还是写判决,她都严谨认真对待,不断提高自己的庭审驾驭能力、证据分析能力、文书写作能力,成为审判团队里的“办案能手”,先后获得省、市、区各级表彰奖励二十余次,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情法交融,尽显司法柔情


身为女法官,邢晓萌在面对复杂的案件时,总能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和耐心,认真倾听当事人的每一个诉求。在处理案件时,她不局限于法律条文,更致力于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

在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中,原告是一位年轻的妈妈,与前夫育有一女,离婚时约定孩子归男方抚养。但男方将女儿放置于女方家门口后,便下落不明。女方起诉至法院,要求男方按照离婚约定履行对婚生女的抚养义务。

案件受理后,基于对孩子的成长考虑,邢晓萌耐心细致地跟女方分析当前情况。女方陷在过去的感情中无法自拔,对未来失去了信心。邢晓萌一边安慰她,一边鼓励她,并以同为母亲的身份和其一起分享育儿经验,积极引导她看到自己的优势,鼓励她走出过去的阴影。在邢晓萌的引导下,这位年轻的妈妈决定将女儿放在自己的身边抚养,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的请求,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

人民卫士,维护社会稳定


征迁安置类诉讼案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能否处理好,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关乎社会和谐稳定。

征迁安置类诉讼案件通常情况较为复杂,调解难度大,但是邢晓萌迎难而上,在调解中灵活运用法律、道德、社会影响以及情感等因素,努力做好当事人间的矛盾化解工作。

为了方便广大群众,邢晓萌前往群众家中以及所在村委会开展调解,她怀孕期间依然在拆迁安置办公室里聆听居民群众相关诉求,一一化解百姓心结疑惑,从情与法层面细细分析,缓和当事人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在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释法说理,努力做到定分止争。她办结的拆迁安置案件调撤率达到70%以上,有效地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了辖区内社会秩序稳定,得到了当地安置居民的认可。

看着办公室里安置居民赠送的“人民卫士、百姓公仆”锦旗,邢晓萌深知这是百姓对她的认可,更是对她今后工作的激励。

如我在诉,力促矛盾化解


2024年,邢晓萌办理了一起邻里纠纷案件,原告孙某系小区五楼业主,发现七楼往六楼漏水,六楼又漏到自家,而楼上仅有六楼的孩子在家。为了避免楼上继续漏水到自家屋内,孙某自行找来维修人员,将七楼住户的水阀关闭,并维修了六楼卫生间,花去维修费用数千元。七楼业主认为维修费用过高且没有必要,六楼业主声称破坏性维修导致自己财物受损,调解工作屡次陷入僵局。本案所在小区老旧,具体漏水原因不详,查找漏水原因需破坏性鉴定,徒增当事人负担,经过研判分析,邢晓萌认为本案宜调不宜判。

邢晓萌针对原被告各自的身份特点,组织三方开展“背对背”调解,从法、理、情多个角度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悉心调解,终于化解了三方矛盾,费用当场结清,三方均息诉和解。

“感谢邢法官能理解我们的难处,耐心地给我们调解,我的内心是温暖的。”原告由衷地说道。

“多亏邢法官耐心调解,帮我们找到了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这个结果我们都很满意。”两被告也对邢晓萌调解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

在团队管理上,邢晓萌勇做团队的“破风手”,发扬“传帮带”精神,组织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结对互助,悉心指导法官助理,对案件办理全程指导、监督、负责,倾力培养青年人才,探索快捷高效的审判模式和法律文书的快速制判模式,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邢晓萌用二十年青春书写了对法院事业的忠诚,践行着司法人的初心与使命,一直为审判事业全力以赴、尽职尽责,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作者:时曼青

供稿: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

排版编辑:夏晨曦 武玉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