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蒙古独立的问题上,现在很多国人只知道当时的蒙古高层存在分裂势力,但并不知道这些人具体是谁。
彼时的外蒙地区有朝廷敕封的5大蒙古王公,其中只有一位蒙古王公是明确反对独立的,无奈他势单力薄,最终未能阻挡住其他人。
这位反对的蒙古王公是谁?在当年外蒙混乱的局势下,这位王公又做了哪些事情呢?要了解这些,就得先来看一下外蒙地区独立的起点是从何时开始的。
沙俄的怂恿是起点
在近代中国,只要涉及到领土问题,就一定会有沙俄的身影。外蒙地区的问题同样也是由于沙俄的怂恿产生的。
1911年,清王朝已经走到了覆灭的终点,整个中国动荡不安,彻底开启了新生之前的阵痛期。有的省份选择跟随南方的革命政府,有的省份干脆拥兵自重而选择独立,外蒙地区的情况也不例外。
外蒙古地区又叫喀尔喀蒙古或者是漠北蒙古,这是区别于内蒙地区的一个独立区域。在清代,外蒙的东边与黑龙江将军辖境相邻,外蒙的西边和新疆接壤相邻。这是一片领土面积在16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
沙俄,在当时成为外蒙地区不稳定的外部根源。这位北方的恶邻,从19世纪就不断侵略中国的领土,眼看清王朝即将覆灭,沙俄又盯上了外蒙地区。
1911年底,外蒙地区的高层人物开始行动了,领头者就是所谓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八世,除了这个人以外,其余的就是4位清朝敕封的蒙古王公。
这4位蒙古王公都属于喀尔喀蒙古部,具体是土谢图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土尔扈特部卓哩克图汗。
他们在沙俄的策动下,于当年12月宣布外蒙地区“独立”,并成立起了所谓的“大蒙古国”。这种行为就是公然的与朝廷分庭抗礼,他们接下来采取联合行动,把清王朝驻在外蒙的最高长官——驻库伦办事大臣给赶跑了。
赶走了朝廷的官员,这些分裂势力又赶紧向沙俄求援,公然要求沙俄出兵保护他们的独立,沙俄自然求之不得。接下来又是给钱给物、给军火,还专门派出了顾问进行所谓的指导。
就是在这种混乱的过程中,另外一位蒙古王公并不愿意跟其他人沆瀣一气,于是,围绕分裂和反分裂,外蒙地区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科布多地区,漠西蒙古被孤立
不愿意从事分裂行为的蒙古部落和王公,是杜尔伯特部的古斯库鲁克达赉汗,这是清代爵位最高的五位蒙古王公之一。
杜尔伯特部所在的地区是外蒙的西部,又叫漠西蒙古,也就是外蒙西部的科布多地区。在外蒙其他高层选择闹分裂的时候,杜尔伯特部的首领是噶勒章那木济勒,他在光绪年间就继承了杜尔伯特部的蒙古王公汗位。
光绪年间,这位蒙古王公先后被朝廷封为杜尔伯特部左翼副将军,而且还赏戴三眼花翎。噶勒章那木济勒,出生于咸丰四年,到1911年外蒙古闹分裂的时候,他都快60岁了。
其余4位蒙古王公闹分裂,杜尔伯特部没有听从号令,而是听从溥润的节制和命令。溥润,在 1911 时 担任科布多参赞大臣,相当于西蒙古地区的最高长官。
科布多参赞大臣的职位是在乾隆二十六年设置的,参赞大臣的驻地就在科布多城。1911年时,外蒙的其他地区已经被分裂分子占领,别的清朝官员都被驱逐赶跑。溥润在1911年时还留住在科布多城。
但是,包括科布多城在内的科布多地区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片孤地,因为整个外蒙的其他地区已经沦陷,导致科布多地区和内地的联系通道被切断了。
从1911年下半年开始,外蒙的分裂势力开始向蒙古西部地区进军,他们试图威胁杜尔伯特部也选择分裂,如果不答应,战争就一触即发。
外蒙分裂是唯一一场冲突战争
当年外蒙分裂时,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冲突战争。在科布多地区发生的战争,是唯一一场冲突,对清王朝来说,这又是覆灭前后的一场失败的战争。
1912年的1月,外蒙古的分裂军队包围了重镇乌里雅苏台。由于有沙俄的支持,驻守在乌里雅苏台的将军奎芳几乎不战而降。
乌里雅苏台沦陷后,包括奎芳在内所有的清朝官员以及商人都被驱赶,乌里雅苏台将军也成了另一个被赶跑的朝廷高官。
占领乌里雅苏台后,1912年春天,外蒙的军队随即向科布多进军。这些分裂分子起初认为,占领科布多也是手到擒来,因为此时的科布多城内,清朝的军队连300人都不到。
而从溥润的角度来看,仅凭手里的这点人马,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科布多地区。好在杜尔伯特部的噶勒章那木济勒还听从调遣。
他们一方面召集蒙古士兵加强防御,另一方面向朝廷求援。噶勒章那木济勒还秘密派人向新疆方面求援。
在1912年的春天,科布多城的防御力量至少加强到了1000人左右,但是相比于分裂势力的军力,依旧是杯水车薪。
好在新疆方面,朝廷的驻军有了积极的回应。当时新疆的都督、阿尔泰办事长官、伊犁镇守使都先后派兵增援科布多地区。
1912年夏天,战斗正式开始,外蒙的军队率先发起进攻,不过初期的进攻受挫,分裂分子随即停止进攻,而后又从库伦地区调来了增援兵力。
沙俄听说外蒙军队攻击受挫,随即也派来了增援。当年8月,阿尔泰办事长官派来了由新疆增援来的军队。
但不巧的是,朝廷由新疆派来的大军和外蒙的军队在科布多城外爆发了遭遇战,新疆大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全军覆没。对驻守在科布多城的溥润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好的消息。
之后,外蒙的分裂势力又增兵3000人,连同沙俄的军队一起围攻科布多城。虽然分裂势力的军事力量很大,但是面对科布多城却久攻不下。
沙俄担心耗费时间太久会节外生枝,于是决定采取欺骗手段。沙俄派人向溥润传话,表示俄国不愿意看到清王朝和外蒙的分裂势力进行战争,愿居中调停。
这位参赞大臣昏了头,居然真的相信了沙俄的鬼话。就这样,科布多城的大门顺利被沙俄骗开。沙俄所谓的谈判使者进入城内后,随机控制了溥润等人,外蒙古的军队也随机进城。
围绕科布多地区的战争,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包括溥润在内700多名官员和商人,随后被驱赶,清王朝最后一任驻科布多参赞大臣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科布多参赞大臣被赶走的第二年,噶勒章那木济勒去世,至此外蒙高层再也没有阻拦独立的人了。
这位蒙古王公是被气死的
科布多地区被外蒙的分裂势力占领后,清王朝也彻底覆灭。随后的民国政府谴责外蒙高层在搞分裂,并且谴责沙俄从中搞鬼,围绕外蒙的独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袁世凯在北京组建政府以后,多次联系外蒙高层,要求他们取消独立,但是外蒙的分裂势力并不买账,他们更进一步的要求沙俄出面干涉。
为此,在1912年底,外蒙的独立势力私自跟沙俄签订了所谓的《俄蒙协约》,这些分裂分子给了沙俄政府开矿、修路、经商等各种特权。
与此同时,在1912年,整个外蒙又爆发了驱逐中国商人、毁坏城市的恶劣行径。所有这些行为都是支持分裂的蒙古人在背后搞的鬼。
喀尔喀蒙古部支持分裂独立,杜尔伯特部并没有参与上述破坏。然而,此时的噶勒章那木济勒独木难支,他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和其他人相抗衡。
所以,在当时那种混乱的局势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设法保护一些中国商人。在科布多战争期间,他也秘密派人到新疆求援。
值得一提的是,杜尔伯特部之所以不愿意独立,原因就是和喀尔喀部完全不同宗,而且两个部族之间历史上还存在有世仇。或许正因为如此,噶勒章那木济勒才一直对朝廷保持着忠诚。
然而,他效忠的清王朝已经不复存在,内忧外患下,这位王公只能忧郁而终。
外蒙的独立问题持续了几十年,随后的民国政府时期一直没有承认外蒙独立。但是外蒙的独立行径却在持续推动。
尤其是苏联建立政权后,整个外蒙更是经历了“苏式改造”,所有反对独立的人都被消灭,外蒙和中国的联系也就变得越来越微弱。
结语
围绕外蒙独立,事实上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但现在外蒙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独立国家,过去的那段历史也就只能烟消云散。
独立之后的蒙古,更是全方位开启了对中国的仇视教育。在这种局面下,当年反对独立的蒙古人,在他们的历史叙事中或许都成为了反面典型。
到了1945年,为了在法理上真正独立,外蒙地区还进行了一场所谓的公投表演秀,完全就是走过场。
虽然民国政府也派出了官员代表,可是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此时的民国政府为了要求苏联方面出兵攻打日本关东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蒙彻底独立。
随着民国的报纸公开发阿布外蒙独立的消息,噶勒章那木济勒当年所做的那些事,好像就成了一场“梦幻般的笑话”。
- 参考资料:
- 《外蒙古独立始末》 百科知识 2011年12月1日
- 《晚清与民国时期卫拉特蒙古史实考辨》 西部蒙古论坛 2016年
- 《国民政府派员观察外蒙古独立公民投票始末》 钟山风雨 2003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