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春夏改

隔夜鸟花迁

5月5日13时57分

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

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你好,夏天!


立夏由来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5日~7日交节。“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立夏期间气候特征


立夏后北半球随着太阳高度角的抬升,日照增加,气温明显回升,降雨随之增加,昼长夜短更加明显。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重要节气。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立夏农谚与农事建议


1.“立夏节气到,农忙要加餐”。立夏气温升高,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作物需水量增加,养分需求增多,农事活动变得繁忙,农民需要加大劳动力和耕作的力度,及时除草、防虫、防病,合理施肥和灌溉,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2.“立夏不起阵,起阵好年景”。立夏过后阵雨频繁,田间湿度增大,小麦易发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雨后立即清沟排涝,降低田间湿度,同时进行“一喷三防”提高小麦抗逆能力,确保灌浆顺利,为丰收保驾护航。


古人将立夏分为三候

一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这三个物候现象生动展示了

阳气生发、地气蒸腾的自然规律

提醒人们养生需顺应天地之气

今年立夏恰逢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

大家可以陪着家人一起感受

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气

立夏养生

01

养好心神,祛除心火

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02

健脾养胃,少吃生冷

立夏后常因气候燥热而食欲不振,其实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的反应。

此外,中医认为,脾为化生之源,是人体的气机枢纽。但如果脾气不足,吃进的食物就不能顺利转化为水谷精华,或者已经转化为精华的也不能顺畅运送到身体各个脏腑。夏季更易发生脾胃不和及脾虚等症状,比如吃冰冷食物,往往最先损伤的就是脾胃。

03

暑热湿邪,注意祛湿

夏季的到来,让万物在雨水阳光的滋养中逐渐成长,人体也在此时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应该注意健脾祛湿。

立夏后由于雨量的增加,空气潮湿,体内容易生湿,因此,特别要提防湿热困脾。中医上有句话叫“暑多挟湿”,也就是说暑热之气最易与湿邪一起侵犯人体。

04

护好阳气,切勿贪凉

入夏后,很多人喜欢贪凉,比如年轻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贪吃冷饮冷食、有些人跑步大汗淋漓马上冲个冷水澡等,这样做反而容易伤阳气。《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春天的时候是阳气刚刚开始生长,夏天慢慢阳气就盛了。养阳是夏季养生的关键。“阳”是生命之本,养生就是养阳气,阳气足,人就不易生病。

春争日 夏争时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愿你也生如夏花

以驰而不息的奋斗

在属于你的大好时光里

尽情绽放

编辑:付静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新华社、章丘区农业农村局”,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