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组建了十九个兵团。到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在十九位首任兵团司令中,唯一一个没有被授予军衔的就是程子华,这是为什么呢?
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组建了十九个兵团。到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在十九位首任兵团司令中,唯一一个没有被授予军衔的就是程子华,这是为什么呢?
1949年2月,解放军全军统一番号,总共253个师61个军,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还成立了16个兵团,加上后来由国民党起义部队编的3个兵团,总共19个兵团。
这19个兵团的首任司令员分别是:
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1955年被授予大将);
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1955年被授予大将);
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1956年被授予上将);
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1955年被授予大将);
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
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18兵团司令员徐向前(1955年被授予元帅);
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国民党起义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国民党起义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
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国民党起义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
在19位兵团司令员中,1位元帅,3位大将,14位上将,就连3位国民党起义将领陈明仁、陶峙岳和董其武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唯独只有程子华一人没有被授予军衔。
说到程子华,大多数人印象最深的是1991年的经典战争影片《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作战室里,林彪对东野参谋长刘亚楼说: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当时塔山的得失关系锦州作战的成败,所以林彪对谭山格外重视。这句话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塔山对于整个荆州作战的分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塔山。
不过当时解放军在塔山虽然兵力上不占优势,但是在火炮方面却占有绝对优势,不论是火炮数量,还是炮弹数量,都远远超过国民党军。所以在塔山这样一马平川的狭窄地形,占据火力优势的一方基本上就是稳操胜劵的。何况历来用兵谨慎的林彪,还在塔山后面的高桥部署了总预备队,也是东北野战军战力最强悍的第一纵队,即便国民党军突破了塔山,也会在高桥遭到一纵的阻截和反击,要想一举推进到锦州,其实根本不可能。
电影里这样的台词就是为了凸显塔山的重要性,而程子华则是负责塔山防御的最高指挥,他当时是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当时东野只有两个兵团,第1兵团司令员是肖劲光,1955年被授予大将。
来看看程子华的经历:
程子华。1905年出生,山西运城人。1922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参加爱国学潮。1925年,20岁的程子华参加革命,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受党组织派遣,考取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五期的一名学生、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程子华到国民党军队岳维峻部开展兵运工作,成功发动了大冶兵暴。1931年4月,程子华来到中央苏区,历任红35军307团团长、独立第3师师长、红五军四十师师长、四十一师师长兼政委、十四师师长、二十二师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参加了第二次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月获得二级红星勋章——当年获得红星勋章的红军指挥员,1955年基本上都是元帅和大将。
1934年6月,程子华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同年11月,担任鄂豫皖红二十五军军长,担任副军长的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
1935年6月,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一路转战,1935年9月,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在陕西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是除了三大主力红军之外第四支长征的红军部队。
抗战爆发后,程子华受组织委派到国民党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担任党团书记兼人民武装部部长。1939年1月,担任冀中军区政委。1943年8月,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后代理分局书记、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是聂荣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45年10月,程子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不久冀察热辽军区政委改由罗瑞卿担任,罗瑞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1948年10月,程子华任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11月,程子华率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先行入关。。北平解放后,担任北平警备司令兼政委。1949年2月,担任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员。
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程子华的资历和职位,基本上都是和元帅、大将相当。而且,据说1955年授衔的57位上将,至少三分之一曾经都是程子华的部下。1955年授军衔,如果授程子华军衔,上将根本不在话下,大将是十拿九稳的,甚至连元帅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程子华为什么没有被授予军衔?
主要原因是程子华能文能武,早在抗战时期,在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就曾经主持过根据地的经济工作,卓有成效。所以,新中国刚刚建立,就转到地方工作,1949年末担任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0年10月,担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
到1955年授衔时,程子华已经离开军队多年,而且也不在军队中担任职务,所以就错过了授衔。最后他的职务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副国级,相当于大将。这也是对程子华战功赫赫的肯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