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参谋小林浅三郎把冈村宁次签过的投降书交给何应钦,小林伸出双手递交投降书的举动,在何应钦的眼中是一种礼貌之举,作为回应,何应钦也弯腰双手接过了投降书。

正是这一幕使得整个投降仪式变了味,坐在一旁的美军代表加勒少将非常鄙夷何应钦的举动。

再联想到之前会场的布置,更是令美军代表气愤不已。

作为局外人尚且如此愤怒,更不用说现场的中国代表、中国士兵,以及中国百姓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何应清惹的祸,只因他心中有鬼,看似是日本投降实则是何应钦的苟且。



国民党的诞生、运作、成长,以及失败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党派当中的元老何应钦这个人更是与日本交谊匪浅。

此次由何应钦主持投降仪式应是一个错误之举,因为坐在他对面的岗村宁次是其日本求学时期的同学。

何应钦留学日本的时候与冈村宁次是同班同学,两人的关系十分亲近,哪怕何应钦回国参加革命后,两人依然保持书信来往。

除了私交,两人还拿着国家利益做交换。

918之后,日本的野心更加猖獗,塘沽协定就是在何应钦与岗村宁次的密谋之下签订的。



如果说这一协定只不过是何应钦执行国民党的命令,但接下来的何梅协定完全是出自何应钦个人的卖国行为。

当日本人借口国民党破坏塘沽协定、意图闹事的时候,是何应钦私底下找到岗村宁次,两人密谋了很久。

然后签订了何梅协定,进一步出卖了中国在河北的合法利益。

此时双方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1935年秋天岗村宁次去南京的时候,所有人都对他避之不及,唯独何应钦出人意料的邀请岗村宁次共进晚餐。

这样的亲日举动是个中国人都不能接受,可偏偏何应钦选在了新街口的闹市区吃饭,连岗村宁次都十分不解,声称何应钦这个亲日派十分合格。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何应钦内心当中是亲日的。不仅亲日,他还在想方设法维护日本人的利益。

投降仪式的会场布置,也能说明这一点。

当下历史资料所呈现出的投降仪式现场,双方是坐在长条桌对面、两侧。可在何应钦最初的设想当中,会场不是这样布置的。

何应钦提出应用中国的传统圆桌,中美日代表分坐圆桌各处,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平等、和谐精神。



会场布置时果真如此,但美国人要求检查、监督投降仪式的所有流程。对于这种圆桌布置十分不满,提出圆桌必须撤掉,改成长条桌。

这样才能彰显与日寇的对立,同时让日寇明白自己是失败一方,没有平等地位可言。

按照美军的建议,何应钦又匆忙的安排人将圆桌撤掉,改成三张八仙桌拼接而成的投降台。

日本方面则坐在美式长条桌后面,这样两者分坐两侧。

另外,美军在审查投降仪式的时候还发现,日本军官竟然可以携带佩刀入场。



这显然又一次挑动了美军的神经,美军立即要求何应钦修改这一规定,禁止日本人带刀入场,并且要交出武器。

除此以外,美军还额外加了一条,参与投降仪式的日本军官必须剃光头,以此明确他们失败者、战败者、战犯的身份。

在美军的修改之下,会场才趋于正常。

如果按照何应钦的布置,整个仪式将是一场和谈,而不是投降。

投降现场需要有士兵站岗,何应钦本想让国民党宪兵警卫就可,可他的观点又遭到了否决。



新六军的副师长舒适存少将和他的士兵出现在了会场,他们头戴钢盔,脚蹬皮靴,手上戴着白手套,手中拿着钢枪,英武的站在会场周边。

至于为何会将这一重任交给新六军,那是因为在缅甸战场上,新六军酣畅淋漓的战胜了日军16师团,从气势上就具有碾压态势。

所以,新六军出场再合适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新六军的将士都比何应钦有骨气。

投降仪式只是一个过程,所有要签署的文件,在之前都经由双方参谋长完成转移、递交。



岗村宁次不仅早就知道投降书的内容,更是从何应钦处获知了国民党对其态度,“不会要其性命,会保全他的名声、地位”。

事实也果真如此。1949年,岗村宁次等战犯竟然从国民党手中拿到了无罪释放的证书。

何应钦在9月9日投降仪式上,弯腰双手接过投降书的一幕,揭示的不仅仅是何应钦内心当中的亲日思想,更是整个国民党的卖国本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