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3月16日,台北马场町刑场,春寒刺骨,军警荷枪实弹,气氛肃杀。一位高大男子被押至刑场,面对死亡,他神色从容,目光如炬。
军警欲将他五花大绑,他却平静地说:
“无需绑了,我自己会走。”
他迈出十几步,转身面向行刑者,声音铿锵:
“你们可以开枪了!”
随后,枪声划破长空,他倒在血泊中,结束了45年的传奇人生。
这个倒下的人,不是什么犯人,而是一个英雄,他的名字叫做张志忠,他是中共台湾地下党的硬骨英雄,更是一个从赤贫农家走出的革命者。
那么张志忠为什么会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呢?
他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
张志忠,本名张梗,1910年11月26日生于台湾台南州新巷庄一个赤贫农家。
张志忠父亲张礼靠溪边种菜维持生计,母亲张林氏含辛茹苦抚养六个子女,而张志忠自幼聪颖,在新巷公学校读书时常名列第一,但他学习家人,生活节俭朴素,为人处事非常礼貌,因此深受乡邻喜爱。
毕业后,他在合隆商号工作,但内心对殖民压迫的不满日益强烈,于是乎,他从台湾渡过海峡来到大陆,当年张志忠到底是怎么渡过海峡的,没多少人知道,而据其弟张再添回忆:
家境贫寒显然无法资助张志忠偷渡大陆,因此可能是当地秀才林维朝暗中资助,点燃了他的革命火种。
离开了台湾之后,1924年,张志忠进入厦门集美中学,受到蓬勃的学生运动启发,同年4月,他加入由翁泽生等人发起的闽南台湾学生联合会,参与反日活动。他与嘉义籍庄泗川共同主持《共鸣》杂志,撰文宣传反日思想,激发台湾青年觉醒。
但在1925年,联合会因形势变化解散,张志忠返回台湾,投身岛内反日运动,1925年11月,他加入“台湾黑色青年联盟”,与王万得、蔡孝乾等人共事,组织反日宣传。
1926年12月,王万得在嘉义地区演讲,张志忠协助散发《告青年》《革命的研究》等宣传品,担任嘉义负责人。
1927年1月,有着一定革命经验的他参与筹建“台湾无产青年会”。
这几年的革命经验,让他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在1928年时,台湾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张志忠积极响应,1930年,他通过王碧光介绍,加入“中国革命互济会”和共青团,进入中共厦门市党委训练班,接受革命理论培训。
1932年,翁泽生派他回台重建台共组织,但张志忠却因“上海台湾反帝同盟”案被捕,被捕之后,他机智地装疯,吞食狗屎迷惑日警,获保释后逃回大陆。
逃回大陆后,1939年,他化名张光熙,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接受系统军事和政治训练。随后,他加入八路军第129师冀南军区敌工部,担任日军工作科干事。
据同僚张茂林回忆:
张志忠身材高大,肤色较黑,个性顽强,擅长对敌宣传,他曾带领“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成员秋山良照到敌堡喊话,劝降日军,统战工作非常出色。
1945年,全国抗战胜利,台湾也因此光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抓住时机在台发展地下组织。
中央派遣蔡孝乾为台湾省工委书记,而张志忠作为首批干部接受任务,1946年2月,他与蔡孝乾在上海与华东局会商,学习地下工作技巧一个月。
4月,张志忠率领干部潜入基隆,开始重建地下党,他辗转彰化永靖,联络集美同学王天强,又赴台北联系老台共党员林梁才,发展党员,至6月,地下党在台湾各地建立组织,正式成立,在六月下旬,台湾的党组织组建工作完成得基本良好,于是在月底,张志忠赴上海向华东局汇报,返回台湾时携妻子季法同行,开启了新的斗争篇章。
1947年,台湾的“二二八”事件爆发,这也成为张志忠革命生涯的高光时刻。
当时,台湾省工委仅有70余名党员,力量有限。张志忠凭借在八路军积累的实战经验,迅速组织武装抗争。他通过在嘉义电台职员中建立的以黄文辉为核心的外围组织,联合台南的李妈兜、斗六的陈篡地、嘉义的许分,组织城乡武装群众,成立“台湾民主联军”。
3月4日晨,张志忠指挥民主联军进攻嘉义国民党机关,攻占水道、电力、电台、铁路等设施,控制市区。他部署黄文辉带领电台职员切断国民党通讯,许分组织群众封锁街道,李妈兜在台南协调物资补给,激战三昼夜后,国民党军被迫炸毁军械库,退守嘉义机场。
而张志忠亲自指挥机场攻防战,组织民兵挖掘战壕,试图切断蒋军补给线。
如果能够顺利切断他们的补给线,那么张志忠就会赢得这场胜利,但可惜的是,蒋军不久之后获台北空投弹药和粮食,突围反攻,大批蒋军空运抵嘉义,展开逮捕和屠杀,民主联军被迫撤退。而张志忠以化名活动,身份未暴露,继续领导地下斗争。
但不管怎么说,在“二二八”期间,张志忠的组织工作卓有成效。他协调台南、斗六、嘉义三地武装,统一指挥,确保战斗有序。与此同时,旧台共成员谢雪红支持的“二七部队”在其他地区抗争,共同书写了台湾人民反抗压迫的历史篇章。
也是在“二二八”事件后,国民党加强对地下党的镇压,张志忠转入隐秘战线,领导武装活动。
1949年,张志忠继续领导武装革命,他进入台北县海山区、桃园县大溪、龙潭、新竹县关西、新埔、竹东、苗栗县大湖等地,整顿党组织,编组小型武工队。
他在海山区乌涂窟建立游击基地,10月与陈福星开办“集体训练班”,教授游击战术和革命理论,形成游击根据地雏形。
训练班吸引了来自桃园、新竹的青年,人数达数十人。张志忠亲自授课,强调隐蔽斗争的重要性。
而在1949年7月,师范学院学生林希鹏因“四六事件”暴露,张志忠将其交由陈福星领导,开展桃园至新竹沿海工作,8月,基隆“光明报事件”暴露,张志忠将中城义民中学教师黎明华、支部书记姚锦转移至三湾、竹东,12月在神桌山举办为期一周的学习班,培训竹南地区干部。
即便格局如此紧迫,张志忠都还是展现了沉稳的领导能力。
而国民党当局,也把张志忠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
1949年8月,国民党侦破基隆“市委会”,获悉台湾省工委线索。10月31日,副书记陈泽民在高雄被捕。
因为陈泽民被逮捕,在12月29日,张志忠与季法在台北万华被捕,更糟糕的是,1950年1月29日,蔡孝乾被捕,而蔡孝乾、陈泽民、洪幼樵相继叛变,供出大量党员,导致地下党组织迅速瓦解。
可还有一些党员始终没有叛变,比如张志忠却坚贞不屈,拒绝出卖同志。
1950年9月,季法被移送军法处。
她在给弟弟张再添的信中写道:
“请安慰父母,我们只是思想问题的政治犯,没什么要紧。”
她叮嘱家人照顾幼子小杨,而在11月18日,写信安慰家人的季法在马场町刑场就义,年仅29岁,遗骨下落不明。
与此同时,张志忠在狱中面对酷刑,始终不屈。他两次面对蒋经国劝降,坚定回应:
“让我快死,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在狱中,他喊出“早说早死、晚说晚死、不说不死”,鼓舞狱友,而且他还唱《国际歌》《赤旗歌》激励士气。
张志忠这番行为,让当时监狱的狱警都称他为“共产党里真正的硬骨头”,对其敬畏有加。
当然,台湾当局有人钦佩他,但也有人把他恨之入骨,于是在,1954年3月16日,张志忠被押往马场町刑场,但他本人毫不惧怕,视死如归。被国民党当局迫害之后,他的遗体由弟弟张再添带回新港安葬,乡亲以敬仰之心送别这位英雄。
张志忠在牺牲之后,为了抹黑他的名声,国民党曾污蔑张志忠在狱中变节,但随着岁月流逝,真相逐渐浮现。
1987年,地下党同情者杨克村向吴克泰证实:
张志忠夫妇坚不投降,未出卖同志。
吴克泰向中组部报告,199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追认张志忠和季法为革命烈士。
这位在台湾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也用他的人生,来实践了他的理想。
张志忠的精神,是一代台湾人的呐喊,对解放人民的呐喊,更是对和平统一的呐喊,虽然时间过去多年,但曾经作为年轻人的张志忠,他的精神必将影响更多的台湾年轻人,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火种,令这种精神始终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