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工作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执行法官通过查人找物的方式予以实施,创新执行方法,提升执行法官“单兵作战”的能力,是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统一建立执行财产线索接转中心,将执行法官查人找物的“单兵作战”模式转化为“执行法官﹢当事人双向协作”模式,实现了财产线索条条有登记,件件皆反馈,层层有监管。

平谷区人民法院围绕这一模式,打造终本案件管理、财产线索接转、信访接待“三位一体”财产线索接转中心,不仅实现了财产线索闭环管理,还在此基础上拓展出终本清仓、化解信访矛盾的作用。“财产线索接转中心是执行工作与当事人连接的一座桥梁,我们既顺着这座桥梁推动案件办理,又通过这座桥梁打通矛盾关窍,积累终本清仓的经验,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平谷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朱政如是说。

财产线索“小时达”,推动执行“大提速”

“法官,我现在在去医院的路上,我看见被执行人了,麻烦你们快点!”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的电话响起,这是一起3年前的终本案件,2017年春,被执行人马某雇佣老王、胡大爷二人用其农用机动车为其清运渣土,完工后马某却消失不见了。无奈之下,二人将马某诉至平谷区法院,平谷区法院判决马某给付胡大爷等二人车工费共计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马某未按照判决要求履行给付义务,二位老人只能申请强制执行。但案件在执行阶段未能发现财产线索,向申请执行人释明案件采取的措施及进展后,该案作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处理。2024年夏天的一天,胡大爷因身体不适去医院进行检查,在排队缴费时无意瞥见了马某的身影,此时他正通过手机支付医药费用。

胡大爷眼看马某用手机电子支付了医药费,他回忆起执行法官曾告知他,只要发现财产线索便应立即致电财产线索接转中心。不确定“电子支付”能不能算是财产线索,胡大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财产线索接转中心打去了电话,表示在某医院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因情况紧急,胡大爷年事已高又情绪激动,接线人员迅速调取案件卷宗核实情况,一边电话安抚胡大爷,一边通过内线软件将案件情况实时移转反馈给终本核查恢复小组,同时说明了案件需要核查财产线索的紧急情况,小组立刻组织警力前往。

在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的助力下,终本核查恢复小组的干警将“消失”3年的被执行人马某及时控制。通过核查,马某正是用亲属身份信息注册的账号进行收付款,执行法官向其释明了抗拒执行的严重后果,在强制执行威慑力之下,马某主动通知家属来缴纳案款,案件顺利到位。本案从线索接收、核实到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仅用不到3小时。

“执行工作中常常面临需要快速控制被执行人及财产的紧急情况,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闭环式财产线索管理机制,并针对紧急情况建立了线索接收核查快速通道。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向当事人释明,财产线索不拘泥于房产、车辆等有价实物,到期债权、各类收入、大额消费等都可以是财产线索的一种,发现被执行人有此类情形也可以报告给法院,由法官去调查核实。”平谷区法院财产线索接转中心负责人王海东说。

平谷区法院财产线索接转中心实现了财产线索流转闭环式管理,打造线索接转高速接收、高效办理新格局。2024年至今,财产线索接转中心共接待当事人1900余人次,接收现场提交财产线索2100余条,通过邮寄、12368、智慧执行APP等途径接收线索200余条。上述各类线索将全部于接收当日集中在终本团队处,由专人负责进行逐条台账登记及分拣,依具体情况分配给各个团队,并实时跟进、督促,确保线索实质化核查,使当事人提交的每条财产线索都能够得到有效核实和及时回复,最大限度发挥了财产线索的价值。

永不放弃,清仓陈年终本积案“不打折”

“法官,请问20年前案件的线索你们办不办理?当年的承办法官已经调离了。”2024年,26岁的小陈来到法院线索接转中心向接待人员咨询2005年终本的案件线索是否能够接收核实,“只要有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我们都会进行核实办理的。”工作人员王晶琦耐心向她解释。

这是一起19年前的陈年积案,2005年,年仅7岁的小陈在步行回家的路上,被开车行驶至此路的郑某撞伤,小陈之父代其将郑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郑某赔偿医疗费用2万元。判决生效后,郑某未履行给付义务,小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承办法官未查询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也未发现被执行人的踪迹,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据小陈说,被执行人虽已年满60岁,但应该有一些固定的收入。对于这个线索,财产线索接转中心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准确、翔实的登记,同时将调取的卷宗材料一并移交给终本核查恢复小组。小组迅速将案件恢复并依法采取了账户冻结措施。郑某发现其银行账户被冻结后,主动联系财产线索接转中心,接转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对其释法说理。财产线索接转中心搭建起了双方沟通的“桥梁”,最终促成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此案经过近20年终于案结事了。

执行终本积案管理是执行清仓工作面临的一大难点,平谷区法院针对终本积案“无人管、无法管、无效管”的问题,将财产线索接转中心与终本管理有机结合,以终本案件管理为中枢,将财产线索接转中心作为终本团队的专属配置,王海东同时也担任终本团队队长,他介绍说,“我们要让每一个终本案件都实现专人专责专管,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找得到人、查得到案、看得见进展。”据了解,截至目前,平谷区法院终本台账梳理案件11508件,经与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线索登记比对,共恢复执行1295件,其中执行完毕774件,特别是针对长期监管缺失的历史遗留终本案件,在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组建后取得明显工作成果,推动终本清仓专项工作取得极大进展。

三大功能融合,矛盾化解“走在前”

老张是平谷区法院执行局的一名“信访老户”,1996年其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法院判决肇事人郭某向家属支付死亡赔偿金2.3万元,郭某未自动履行,老张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未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和下落。多年来,老张数次到法院来信访,法院也应其要求进行了调查,但都因为老张难以提供有效的线索而告终。

2024年,许久不曾联系法院的老张怒气冲冲来到法院,财产线索接转中心接待人员立即启动信访预警机制,组织专人接待老张并将其引导到谈话室安抚其情绪,但老张仍旧情绪激动,面对申请人的质疑,接待人员耐心向其说明目前执行局对于终本管理与线索接转的规定,并向其解释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的职能作用,得知自己的事有人管,老张逐渐平复了情绪,并提出了被执行人翻盖宅基地的线索。

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立即通知终本核查恢复小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被执行人。为防止激化双方矛盾,财产线索接转中心接待人员与终本核查恢复小组将双方当事人分开,分别进行背对背的矛盾化解。财产线索接转中心信访接待人员耐心倾听老张的诉求,意识到老张想要的不仅仅是赔偿款,更是被执行人迟到30年的道歉。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立即将这个信息反馈给终本小组,在共同努力下,申请人同意被执行人当场给付1.8万元案结事了,双方达成和解,老张也听到了那句久违的“对不起”。

平谷区法院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的最大特点是将终本案件管理、财产线索接转、信访接待“三中心”同驱发力,财产线索接转与信访接待中心合二为一,将信访案件与线索接收一并受理,瞄准当事人核心需求,快速识别案件堵点难点与矛盾争点所在,既引导其理性、规范解决矛盾纠纷,又能及时平复当事人情绪,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马胜男 李雪娇)

来源:人民法院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