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进入松潘草地,没有吃的,贺龙突然提出钓鱼吃,众人差点惊掉下巴,草地里有很多河沟和池塘,贺龙断定鱼不少,有一位战士突然提问:“没有鱼竿怎么钓鱼?“
“没有枪,就不能打仗了吗?想当年我可是凭着两把菜刀就敢闹革命的。”贺龙笑着拍了拍小战士,随后从架子车的包裹底,掏出了一卷细线、鱼漂和一个钩子。
“没有鱼竿,咱们就制造鱼竿嘛。”贺龙转头问战士们,谁有直一点的杆?
当时战士们互相望去,并向队伍后面问询:“谁有杆儿?要直一点的,总指挥要给大家钓鱼吃。”
不多时,从队伍后方传来声音,一个战士举着一根细长的杆子说:“我有。”
实际上,当时鱼竿的杆子是最好找的,因为在长征路上战士们要长时间行走,自然要捡一根木棍来辅助行走。
而贺龙之所以有鱼线和鱼钩,是因为他本就爱钓鱼,所以这些渔具也都随时带在身上。
贺龙把鱼线绑在杆子上,又挂上鱼漂,最后绑上钩子,挂上一些鱼饵,便坐在河边钓起了鱼。
身边的警卫员则站在身边守护贺龙的安全,当时贺龙还提前让后勤生好火、烧好水准备做鱼吃。
然而,自从鱼饵被抛下去后,鱼漂久久没有动静,警卫员也帮着贺龙看鱼漂,但鱼漂就是一动不动。
警卫员就问:“总指挥,这河里真的有鱼吗?真的能钓上来吗……”
这句话刚说完,贺龙正扭头对警卫员说:“不要泄气,要想吃到鱼肉,就要等啊。”
在说话的途中,警卫员看着鱼漂的眼突然瞪大了,指着鱼漂说:“没了没了!”
贺龙迅速反应过来,一把将杆子抬了上来,而后又把鱼拉到河边,战士们配合着把鱼捞了上来。
贺龙钓上来的是鳇鱼,这种鱼本繁衍不快,但因为潘松草地那里人迹罕至,很少有人会到这里来捕鱼,所以河里的鳇鱼各个肥美。
接下来的时间,贺龙又接连抛下去几杆,每次都能钓上来鱼。
就这样,一下午的时间,就钓上来了一桶鳇鱼,贺龙当时把鱼交给厨师,要厨师做一些鱼汤给战士们吃。
厨师三下五除二的把鱼宰了,放在锅里用大火煮熟,撒了一些盐,一锅鱼汤就出锅了。战士们先给贺龙端过去了一碗,碗里面有几大块鱼肉,贺龙看着这一碗鱼汤,咽了咽口水说:“先紧着伤员吃,他们需要营养。”
当天晚上,贺龙躺在床上想,既然自己一个人就能钓上来一大桶鱼,那如果号召战士们一起钓,是不是就能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了?
于是,趁着夜色,贺龙找到了一个参军前当过铁匠的战士,希望他能做出来一些鱼钩,这对于战士来说十分容易。
之后贺龙又筹集了一些棉线,当做鱼线,第二天早上还让战士到附近找能当做鱼竿的枝干。
大约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所有渔具都凑齐了,贺龙用他绑鱼竿的技术制作了一根一根的鱼竿,并集结了军中钓鱼能手,组成了一支钓鱼小队,往河边奔去。
当天在贺龙的带领下,战士们围歼了附近的河沟池塘,利用了包抄战术,给鱼群造成了打击,缴获不少鱼获,成功的让每个战士都吃上了鱼肉,喝上了鱼汤。
信息来源:明理丨名场面!贺龙在长征路上率全军将士钓鱼——红网·红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