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晚上快12点时,入睡前打开手机的公众号后台看数据,发现新增了一些关注和留言,其中一条让我非常吃惊:耳朵郭本人居然留言了。
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本是就自己近几年刷短视频的经验随便谈了谈,没想到无心插柳,那篇文阅读量比较高,以至于有网友截图发给耳朵郭,而她也顺势过来“打卡”一下。
寥寥数语,既谦逊又有条理,不愧是优质内容输出者,我真心觉得她很厉害。
她说:“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大山西。“这句话很让我感动。
耳朵郭是真心实意去宣传山西的,拍视频只是她的副业,但她为此付出很多。早在去年“黑神话悟空”让山西文旅爆火之前,耳朵郭就已经每周末去到山西各地拍视频宣传当地美景和美食。她以一个年轻女生的视角,对山西这片古老土地作出自己的观察。无论是画面还是文案,都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所以我很早之前,就比较喜欢她的视频,她的视频拓展了我对山西很多县域的认知,以至于我在进行一些省内短途旅行时,也会将她的视频内容作为参考攻略。
02
其实大家看我的内容,虽然说是记录生活,但总喜欢围绕“山西”这个话题。我不知耳朵郭是因何开始以山西为主题拍视频,而我实际是受导演贾樟柯影响。我非常喜欢贾导的电影,贾樟柯电影中,总离不开山西的影子。
且不说他最初的故乡三部曲,即使在《三峡好人》这样故事地设置为重庆的影片中,两位主人公韩三明与沈红,各自的身份也都来自山西。导演用烟酒糖茶展现人们的生活,而酒的那一幕,正是三明提着两瓶汾酒。
我记得有一年,我在平遥电影展的论坛活动中听讲,现场有观众向贾樟柯导演提问山西应该如何发展,贾导说:山西嘛,还是要我们山西老乡自己先努力建设。
在我看来,内容创作者最能办的事情就是宣传,这句话套用在宣传上,那就是:山西嘛,还是要我们山西老乡自己主动去宣传。
所以我总是希望在每一篇文字里能表述一些“希望大家来山西游玩”的话,也非常喜欢写一点关于山西的故事。如果我们山西人自己不爱家乡,又何谈让别人去尊重和了解呢?
03
当然,我只是一个订阅者寥寥无几的普通人,在网络信息浪潮中甚至不入流。但我还是觉得:即便普通,但只要多一个人听到看到,就是一份光与热。我很喜欢微信公众号的那句宣传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所以我讲这种话并不会羞愧,因为我觉得我真的在做了,有些文章可能有100个人读过,有些可能有1000个人读过,也有少数可能有10000个人读过,我觉得每一次曝光,都是一种影响。
所以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愫,我会非常喜欢一些自发去宣传山西的创作者,例如耳朵郭这种网红,我真心希望她的粉丝量和影响力能够更大,她的付出配得上成功。
另外,我觉得挺神奇的,当你关注的视频网红突然在你公众号内容下方留了言,有种类似于“在自家门口追星成功”的惊喜感。这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是互相联通的。而这种互动追根溯源,是因为我们都热爱家乡,热爱山西。
这种惊喜,前段时间也有过一次。我之前在关于太原全民阅读大会的一篇文字中,说很喜欢书池里描写太原生活的那本《小城槐香》,没想到留言区居然卧虎藏龙,有人了解这本书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王琦。然后也不知道是被人推荐了还是怎么回事,这位作家在公众号里给我发了一条简短的打招呼私信。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同时也有些惭愧,因为我觉得我写得不好。
虽然说我们之间的沟通可能也就仅限于此,但我觉得已经非常幸运了,这是生活中难得的,一闪而过的光芒。而这一瞬的光芒会成为兴趣,所以我决定读《小城槐香》以及《小城流年》。
最后,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还属于那些默默关注的订阅者,经常在留言区能看到一些有深度的见解以及我所不知的往事。我相信相似的灵魂都是殊途同归,我很感谢所有愿意关注我的订阅者们。
于我而言,写下来,被看到,确认存在,可以记得。这便是写公众号的初衷和全部理由。我很开心,我们彼此之间有过交流的痕迹。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