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教育部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表》显示,2025年预算数合计312.57亿元,提前下达金额262.11亿元,此次下达金额50.46亿元。

《通知》显示中央财政对第二期“双高计划”给予奖补支持,每个高水平专业群每年支持1000万元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各地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财政职业教育投入工作,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健全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新增教育经费加大对职业教育支持。要充分发挥省级统筹作用,注重提高投入效益,突出支持重点,资金分配向边远、民族、脱贫地区以及主要经济带等区域经济重点发展地区倾斜,向国家或地方急需特需专业倾斜,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70号)等有关要求,提升计划资金重点支持各地落实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推进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等师资培养培训等。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要求,中央财政对第二期“双高计划”给予奖补支持,每个高水平专业群每年支持1000万元。各地要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建设单位名单下达预算,并加强对第二期“双高计划”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指导学校将第二期“双高计划”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实行专账核算,做到专款专用。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提升计划资金使用管理,加快预算下达和资金使用进度,强化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沉淀闲置。在分配提升计划资金时,要统筹支持包括技工院校在内的各类职业学校;在安排具体项目时,应当做好与发展改革部门安排基本建设项目等资金的统筹,防止资金、项目安排交叉重复。

提升计划资金列入转移支付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范围,各级财政部门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及时接收登录预算指标,并保持“追踪”标识不变,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转移支付监控模块,加强日常监管,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根据区域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绩效管理工作。资金使用单位要随同预算资金申报同步填报绩效目标,同级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将绩效目标随同预算同步批复下达。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申请及分配预算、调整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1 :

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表



附件2: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区域绩效目标表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