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英国政府官网上出现了这么一条公文,瞬间刷上了各大英媒头条:

“首相签下英欧最新协议,利好英国人民”


经过半年的密集磋商,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昨日正式确认与欧盟达成新协议,兑现其发展经济、保障就业及提高民众收入的核心承诺。这是英国政府继与美国、印度达成协议后,三周内敲定的第三项重大协议,也是 自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以来双方关系的最大规模重启。


据政府公文,该协议将降低食品价格、简化手续、扩大欧盟市场准入,预计到2040年为英国经济贡献近90亿英镑。斯塔默表示,这个堪称重修旧好的协议,将"创造就业机会、减轻民生负担并强化边境管控"。

利好的部分

根据协议,新达成的动植物检疫(SPS)协定将通过简化报关文书,从而让食品饮料进出口流程提速。


英国将全面取消部分动植物产品常规检查,确保货物(包括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之间)恢复自由流通。此举最终可降低食品价格并增加超市商品种类,相当于变相增加民众收入。


作为英国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市场将重新向英国汉堡、香肠等产品开放。自脱欧以来,英国对欧盟出口下降21%,进口下降7%,此举将有力支持相关产业。


通过对接双方碳排放交易体系深化减排合作,既可提升英国能源安全,又能避免企业明年起遭受欧盟碳关税冲击。


与此同时,英国钢铁出口将免受欧盟新规限制性关税影响,每年为钢铁行业节省2500万英镑。


除现有DNA、指纹及车辆登记数据共享机制外,英国将首次就欧盟人脸图像数据库接入展开谈判,这将提升追捕危险罪犯的效率并加速司法程序。


英国游客可使用更多欧盟电子通关通道,告别边境检查排长队困扰。宠物猫狗将启用"宠物护照",无需每次旅行办理动物健康证明,使携宠出行更为便捷。


付出的代价

虽然政府公文的措辞并没有直接点出,但明眼人一琢磨大概就知道是咋回事儿了:“英欧双方还达成一项为期12年的新协议,在维持欧盟渔船在英水域捕捞配额不变的前提下,保障英国的渔业准入权、捕捞权及渔区权益,为该行业提供稳定性与确定性” —— 这意思就是说,英欧拉锯战一直得不到解决的摸鱼权问题上,英国让步了。

在脱欧之后,英法两国在捕鱼权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共识,很快便冲突不断。

脱欧之前,根据欧盟共同渔业政策,欧盟国家对彼此开放本国的海上专属经济区,欧盟则给各成员国分配可捕捞配额。这样一来,资源大家共享,你的海也是我的海,只不过哪个国家能捕哪些鱼,能捕多少,这需要商议决定。


但是,作为拥有多达100种捕捞项目的英国海域,其大部分配额都分配给了欧盟国家。有意思的是,英国人自己食用的海产,有将近70%从欧盟进口;而英国渔民打到的大部分鱼类,又有将近80%出口欧盟。这也就是说,本来就占了顺差优势的英国,如果收回海域使用权,再通过脱欧脱离对配额与物种打捞的限制,那就赚大头了。


同时,脱欧的一大重要诉求,也是民意背书,便是夺回主权以及对国家资源的支配能力。虽然和金融相比,渔业对GDP的贡献比较渺小,但是它关系到主权问题,并可以直接影响选票,所以就成了英欧谈判中重要的政治议题。而且,将来说不定哪一天随着技术进步,这海底下又探出个什么宝贝呢?


而且,在历史上,英国是和其他国家因为鱼开过战的,比如和冰岛的鳕鱼之战。


2020年12月,英国与欧盟达成有协议脱欧。按照规定,双方各让一步:欧盟将在未来5年半内,将从英国水域捕捞到的海产部分归还英国,这个“部分”也就是总价值的25%。


然而,虽说是有了共识,但是自从过渡期正式结束,英欧双方就开始利用各种行政手段来“惩罚”对方:

2021年年初,欧盟率先动用“文件”手段,要求往欧盟出口海鲜的英国渔民提供繁琐的文书才能通关。过去做生意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流程的渔民们一下子被禁,大量鲜鱼就这样臭掉。



接着,海峡群岛杰西岛颁布新规,要求法国渔民提交“有效文件”和安装合规的科技配件,才能获得许可证,进入到相关海域捕捞。而大量法国渔民申请了一圈,发现通过率极低。


如今,海权冲突以英国退让得以解决,但结果并不皆大欢喜,

虽然脱欧红线 —— 不重返单一市场、不加入关税同盟、不恢复人员自由流动 —— 并没有涉及,

但英国果然像当初欧盟预测的那样,绕道回来了...


消息来源:BBC, 英国政府官网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