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张杰 四川西昌报道

五月的凉山,山河壮美,万物竞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凉山篇章的关键时刻, 来自全国的艺术家与凉山展开了一场双向奔赴。5月20日上午,“山河的回响·迈步乡村振兴新征程凉山实践”——全国知名文艺家主题采风、创作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凉山西昌圆满举行。


“山河的回响·迈步乡村振兴新征程凉山实践”——全国知名文艺家主题采风、创作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本次主题采风创作系列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北京市文联的指导,并由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凉山州文联、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宁波市文联、宁波市赴凉山州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队主办,《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等单位协办。

凉山与文艺双向奔赴

读懂这片土地的奋进诗篇

凉山是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山乡巨变的鲜活样本,从“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脱贫,到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的创新实践,这片土地的广大人民群众以感恩之心、奋斗之志、磅礴之力书写了壮丽篇章。

此次主题采风创作系列活动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凉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充分发挥文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精神支撑作用,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凉山实践强大力量。


中共凉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娜致欢迎辞

中共凉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娜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凉山正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战略引擎,全力书写绿色能源、特色农业、文旅产业“三篇大文章”,纵深推进工业强州、农业强州、文旅强州建设,以奋进之姿奔赴社会主义现代化凉山建设新征程,这一充满时代张力的壮丽图景,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吸取灵感、寻找素材、淬炼本领的广阔天地。我们真诚希望各位文艺家根植凉山文化沃土,感受凉山发展脉搏、触摸历史人文、饱览山水胜境、感悟精神风貌,在文化宝库中探寻基因密码、激发创作灵感,以生花妙笔立体诠释凉山元素、深度记录凉山故事、全景展示凉山形象,让外界透过文艺的棱镜看见新时代凉山的壮美蜕变,读懂这片土地的奋进诗篇。

艺术家走向广阔天地

将“泥土芬芳”升华为“笔尖温度”

近年来,为推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四川省作家协会在越西县瓦岩村设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学实践活动,今年又在西昌市白庙村设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鼓励更多作家走出书斋、走向广阔天地,将“泥土芬芳”升华为“笔尖温度”。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颖寄语:凉山的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期待各位作家以双脚丈量凉山的山川河谷,以心灵倾听百姓的喜怒哀乐,用心用情用力描绘凉山从“脱贫”到“振兴”的蝶变之路,创作出更多既有时代筋骨、又有血肉灵魂的文学佳作。


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颖寄语采风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既有时代筋骨、又有血肉灵魂的文学佳作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韩梅希望各位文艺家情系凉山热土,亲历乡村振兴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深入挖掘山乡巨变中的鲜活素材与精神力量,以文学艺术之笔生动描绘凉山的奋进历程,打造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主题文艺精品力作。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韩梅希望文艺家们情系凉山热土,亲历乡村振兴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签署战略协作框架协议

不仅是回响更是共鸣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中国音协、《人民文学》杂志社、北京市文联、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等多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现场签署相关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授牌“新时代文艺实践点”等活动。


授牌仪式

这次是著名作家、《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第一次来到凉山。为了采风更有收获,他火速补课,看资料看纪录片,希望自己对凉山的认识能更丰富一些,“从1.0升级到2.0再升级到3.0。”对凉山深入了解一番之后他发现,“凉山是这样的地方:不管你什么时候来,你都会觉得来晚了。同时,凉山也是这样一个地方:你什么时候来,都会觉得来得恰逢其时,来对了。因为凉山一直都在变,你什么时候来看到的凉山,都会给你意外之喜。”徐则臣相信:“凉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一定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让我们有很多的收获。我也相信我们作家感受到的神奇惊喜,我们感受到的美,也会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生动地传递出来。”


《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相信凉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会给作家们很多惊喜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韩新安希望艺术家们深入村寨、倾听民声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韩新安表示,凉山的山川风物、民族记忆,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希望参与此次采风创作活动的艺术家们,以“在地性表达”为根基,深入村寨、倾听民声,将凉山丰富的地域文化基因融入作品内核,让艺术创作既有烟火气的温度,又有史诗感的厚度。今天的启动仪式,正是要为这次采风创作注入更鲜活的“现场感”,让它不仅是“记录”,更是“生长”;不仅是“回响”,更是“共鸣”。

以“在地性表达”为根基

文学与音乐采风将持续至8月

凉山的山川风物、历史文化、民族记忆,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和创作养分。这片土地的山川草木、人文风情,承载着14个世居民族的集体记忆,更镌刻着沧海桑田的深刻印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是文学创作的宝藏;各族人民的奋斗足迹,是艺术灵感的源泉。

启动仪式结束后,当天下午,艺术家们即兵分几路进入采风时刻。据了解,此次主题采风活动分为文学类、音乐类两大板块,将从2025年5月持续到8月。活动期间,《人民文学》杂志社 、《中国作家》杂志社、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将邀请组织全国知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围绕凉山发展成就、红色文化、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主题,分4个阶段、多条线路深入凉山17个县(市)开展采风创作。采风的艺术家们,将以“在地性表达”为根基,深入村寨、倾听民声,将凉山丰富的地域文化基因融入作品内核。

此次采风创作所收获的文学类优秀作品将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四川文学》等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音乐类采风创作活动将创作推出一部由5个章节,11首音乐作品组成的大型原创主题组歌《山河的回响》,全景式多角度立体式展现凉山发展成就与历史巨变,组歌创作完成后将在北京、浙江、四川等省(市)进行线下演出。

(图据主办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