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近一段时间,通化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规范行政执法的新举措,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质量,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新动能。
严格编制实施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精准确定重点执法检查企业名单,科学编制安全生产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并备案,坚决避免出现只检查安全管理水平高、安全风险低的企业等选择性执法现象,杜绝为迎接检查而打造企业“样板房”“经典路线”等情况。
建立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机制。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严禁从事执法活动;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认真落实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年度复训和分类分级分层业务培训,建立执法人员交流机制,组织案例评查、分享会,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执法尖兵和办案能手。
强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寓执法于服务,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推行“说理式”执法,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开展释法说理,防止“以罚代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行政执法数据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执法”“互联网+监管”“我要执法App”等,实现对行政执法活动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等问题,开展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专项行动,对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并督促整改,推动执法权威性和公信力持续提升。
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对行政裁量权的动态管理和备案审查,明确行政处罚裁量的范围、幅度,从制度上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合法规范。
构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在全市率先制定《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制度》《行政处罚群众评议和定期回访制度》,从事前、事中、事后对行政执法进行全面监督。在事前监督上,对该局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法制、纪检双备案;在事中监督上,对企业处罚告知前、处罚决定前进行双讨论、一法审;在事后监督上,对行政相对人通过实地回访、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规范执法程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推进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案例指导等工作,每年对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开展评查评议,推选优秀典型案例。
记者:夏珺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