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是个适合颐养的小城。退休之后,日子恰似那寒来暑往的四季更迭,波澜不惊,心亦如止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一个清晨,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悠然醒来,仿佛被生活以最温柔的方式唤醒。移步至餐桌,一碗亲手熬制的白粥,升腾着袅袅热气,宛如生活的烟火气;一碟精心炝拌的小菜,色泽诱人,为平淡添上一抹鲜亮;一枚煮鸡蛋,或是两枚买来的小花卷,简单却实在。
在细细咀嚼这份清淡时,手中那本翻了无数遍的《生活指南》,已熟稔于心。目光在书页与置物架上的那盆“一帆风顺”间游移,思绪竟不经意间飘远,仿佛已预见八点半活动室的球案前,或是某人削球时的神情,或是某人拉弧圈球的场景。这看似琐碎的遐思,实则是平淡生活里的一抹小乐趣,让简单的日子多了几分期待。
中午,是滋养身心的时刻。有时,精心炒就两个翠绿鲜嫩的青菜,清爽宜人;有时,小火慢炖一条鲜鱼,让那浓郁的鲜香在舌尖绽放;又或是做上一锅红焖五花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再配上一碗颗颗饱满的红豆米饭,便是一顿丰盛的大餐。不过,奔六的年纪,深知脾胃的营养吸收机能已大不如前,故而只吃到八分饱,留两分空闲,既是给身体减负,也是对生活的一种适度把控。
饭后,悠悠下楼,在政务广场前,沿着荷塘漫步。脚步轻缓,心情也随着天气、氛围、情绪,以及周遭的人与事而起伏。或是与便利店老板娘唠唠嗑,感慨实体店在网络冲击下的艰难;或是随着大秦姐、唐二嫂子,漫步街头,逛逛商贸街的商场,挑选一些应季的瓜果蔬菜。没有午睡的习惯,逛街便成了午后的消遣,在市井烟火中感受生活的温度。
当夜幕降临,柔和的灯光洒在餐桌上,一天的最后一顿晚餐已然备好。手捧一听酸奶,搭配一个去皮的西红柿,惬意地刷着视频。每一口酸奶的醇厚,每一口西红柿的清甜,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风味,仿佛吃与喝之间,体态也变得轻盈起来。
抬眼望去,荷塘边的莲花灯,散发着鹅黄色的光晕,宛如点点繁星,温柔地照亮一方天地。鸟儿在垂柳枝头叽叽喳喳,似在诉说春天的希望,又似在感慨季节的轮回。便利店门前,几位下工的人刚刚归来,疲惫地坐在那里刷着手机,身旁放着装有朝鲜族泡菜、花生米、牛板筋和啤酒的袋子,这简单的吃食,或许是他们一天劳作后最好的慰藉。跳广场舞的莲姐依旧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文静的小手姐则坐在自家楼栋的台阶上,看着老年公寓的老板娘,马连芸忙碌地收着晾干的衣物。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构成了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偶尔跟着莲姐去看广场舞,或是一同散步,在这简单的运动中,血糖竟得到了良好地控制。夜晚,伴着耳机里那重生穿越的奇妙故事入眠。那些无法体验也不曾经历的情节,如同生活中的调味品,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
在这平淡的小城里,渐渐领悟到,生活无需太过复杂与喧嚣。不内卷,不内耗,学会与自己和解,珍视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正如这人间初夏,虽不似春日绚烂、秋日热烈,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深远。在这平淡之中,我们能更清晰地听见内心的声音,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当夜幕笼罩,道一声“晚安,好梦”给自己。生在集安,活在当下。集安,是我心灵永远的归处……
作者简介:冷清秋,本名邹佳男,吉林省集安市人。擅长摄影、绘画、文学创作,现为集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小说《与贼论道》、散文《母亲的映像》获2018美篇精华荣誉标识
文 案:冷清秋
编 辑:聂钰晗
初 审:王 莹
复 审:刘翔宇
终 审:刘柏良
监 制:丁 伟
微集安,为集安代言
微信号 : weijian0435
抖音账号:JASRMT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