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我国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今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9.4亿人生活在城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秦海翔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能够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城市更新顶层设计出炉,《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正式印发,明确了城市更新“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

《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秦海翔介绍,在主要任务方面,《意见》明确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此外,围绕破解城市更新工作的难点问题,《意见》提出6方面举措,包括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建立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健全法规标准。在秦海翔看来,其中有很多政策都有很高的含金量,将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