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一场外交活动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实现了25年来的首次会晤。就在同一天,特朗普下令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这一系列举动在国际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与此同时,中方也就此事件作出回应,展现大国态度。
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美国政府将叙利亚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并实施武器禁运和金融限制等制裁措施。此后多年,制裁不断加码。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相关法案,次年开始实施进一步制裁,包括限制武器出口和经济往来。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奥巴马政府加大对叙利亚的制裁力度,对叙利亚政权核心人物及其商业网络实施资产冻结、旅行禁令和贸易限制,冻结叙政府在海外资产、禁止美国在叙投资并限制石油进口。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特朗普下令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有着复杂的考量。一方面,叙利亚新政权上台后展现出一定的积极姿态。据报道,叙利亚曾通过沙特和土耳其等中间渠道传递与美国合作的意向,甚至提出可在首都大马士革建造一座特朗普大厦。叙利亚领导人沙拉积极寻求与特朗普会面,期望达成有利于国家未来发展的合作协议,涉及能源开发、对抗伊朗合作以及与以色列的接触等方面。另一方面,美国对叙利亚问题的利益关切正发生变化。
特朗普这一决定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国政府内部对此也存在不同看法。有分析认为,美国国会是否会配合特朗普政府取消针对叙利亚实施制裁的《凯撒法案》在法律程序上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即便美国政府迅速解除重要经济制裁,叙利亚经济短期内仍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结构性困难和障碍,并不会迅速改变经济重建面临的困境。有官员表示,白宫尚未制定和阐明清晰的叙利亚政策,美国政府更倾向于从反恐角度看待与叙利亚的关系。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一事件中,中方的态度也备受瞩目。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中方对此事的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一贯反对非法单边制裁。中方同情叙利亚人民遭受的困难,支持叙利亚奉行和平包容的内外政策,恢复稳定和发展,这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从地区格局来看,特朗普的这一决定也会产生诸多影响。叙利亚变局打破了外部势力在叙的原有状态,以色列为防止叙前政权的军事装备落入敌对势力之手,对叙境内目标发动数百次“先发制人”式空袭,还占领戈兰高地军事缓冲区及周边区域,称寻求将叙南部部分地区“全面非军事化”,其认为袭击行动是保护叙利亚少数群体,但叙利亚认为会导致局势升级。以色列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与特朗普的和解倾向产生冲突。
不过,双方分歧虽存在,但美以特殊关系仍有韧性,战略分歧与政策矛盾不意味着双方在军事合作关系上会出现显著破裂。土耳其长期以来在叙利亚有扶植代理人、让难民回国、遏制叙利亚库尔德人势力等战略目标。叙利亚变局令土耳其成为“最大赢家”,其对叙利亚局势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随着美叙加强合作,土耳其将在叙库尔德问题、土以地缘竞争等议题上与美国有更多互动,可能借此要求美方满足其在叙利亚的安全利益诉求。
此次特朗普下令解除对叙利亚制裁以及与叙利亚领导人的会面,是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影响着美叙两国的关系走向,也对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这一事件后续发展,期待各方能在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推动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而中方的回应也再次彰显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正义立场和对叙利亚人民的深切关怀,为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未来,美叙关系如何发展、叙利亚能否借此实现经济重建和国家稳定,都充满诸多不确定性,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叙利亚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这也提醒世界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摒弃单边主义和霸权思维,通过对话、合作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