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宁区紧紧围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核心,将深化移风易俗作为重要突破口,尤其是把遏制高额彩礼作为培育文明乡风的关键着力点,通过强化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深入开展“十破十立·移风易俗”十大行动,为建设幸福美丽新安宁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党建引领 夯实移风易俗根基

安宁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作出指示批示,先后6次召开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季度亮牌考核及区直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同时,制定《兰州市安宁区“十破十立·移风易俗”推进十大行动建设文明乡风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区级规范性文件,为移风易俗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使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区委直属机关工委通过“安宁区机关党建公众号”发布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签订《安宁区移风易俗承诺书》,以实际行动践行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积极联系全区92家文明单位,督促落实“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工作任务,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多元举措 共塑文明新风尚

在婚俗改革方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作为,向辖区餐饮企业和婚庆公司宣传社会责任,鼓励推出经济实惠的婚礼套餐,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婚礼酒席备案制度,定期巡查,促进婚庆市场健康发展。区民政局依托婚姻登记处设置宣传区域,摆放宣传资料,工作人员主动向新人讲解婚事新办的好处,并引导新人签署《婚事新办承诺书》。此外,还积极打造集体婚礼场地,为新人提供平价菜单和公益婚礼服务,融入婚俗新风教育。同时,区委宣传部联合多部门开展移风易俗普法教育21场次,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在殡葬改革方面,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作用,通过主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开展“推动殡葬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80余场次,惠及群众7000余人。忠和镇、九合镇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简化丧葬流程,降低丧葬费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度融入。

典型示范 激发文明新活力

安宁区组建抵制高额彩礼志愿劝导队,按照“月月有策划,周周有宣讲”的思路,深入村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移风易俗主题宣讲23场(次)。各镇街广泛开展“十破十立·移风易俗”入户宣传活动,群众覆盖面达2.1万余人,有效提高了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相关典型做法还被“学习强国”兰州学习平台刊播、推广。

在完善村规民约工作中,忠和、九合两镇邀请省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代表指导修订,将抵制高额彩礼等内容纳入其中,累计召开修订专项会议21次。同时,通过各类会议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区妇联设立“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示范点,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有效推进乡村治理。

此外,安宁区还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推出文艺作品等方式,让文明实践活动更有温度,文化浸润更深入人心,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美姣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