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开始华北黄淮要遭倒春寒,眼下小麦正拔节灌浆呢。地里的麦苗刚窜起身板,最怕这忽冷忽热的天,往年有老乡吃过大亏。前年豫北一场倒春寒,没及时护苗的地块,麦穗少了小半茬。
老把式都说“春捂秋冻”,庄稼也得给“穿暖”,可到底咋操作才靠谱?有人说浇遍防冻水就行,有人说得赶紧补氮肥,说法不一让人心慌。
咱先说说传统土办法,老一辈看天行事有门道:见天边起铅灰色云,就知道要防冷。以前没钱买农资,老乡们就割些干草铺垄间,虽说费点劲但确实能挡点寒气。现在科学种田了,农技站去年教的办法更系统,咱得把老经验和新法子结合用。
倒春寒前一周浇水最关键,水比土冻得慢,能给地里保温增湿。
叶面喷磷酸二氢钾加芸苔素,这是县农技员去年主推的,好多村都试过见效快。可东北那旮旯更得留意,玉米刚出苗遇上霜冻,地膜覆盖得检查有没有破口。
南方这会儿种早稻的乡亲,育秧棚得加固,夜里温度跌破5℃就得点炭火。有老乡犯难:手头农资够不够?
镇上供销社这两天人挤人,得抓紧去备货。也有人觉得年年防倒春寒,今年说不定没事,可农业这事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个人觉得,咱种地的靠天吃饭,但也得学会跟天“较劲”,提前准备错不了。去年山东王大叔家,就是提前三天喷了防冻剂,麦苗比邻居家抗冻多了,收成差了两成。
现在关键是把握时间点,倒春寒预计后天凌晨到,今明两天就得把活干完。
不同地块情况不一样,弱苗得重点补肥,旺长苗得控旺,别搞“一刀切”。
村里的种粮大户老周,已经联系了无人机团队,准备大面积喷施防冻剂,效率比人工高多了。
咱散户没钱雇机器也别急,拎着喷雾器分片喷,只要赶在降温前弄完就行。最担心的是偏远地块,路不好走农资运不进去,得提前跟村里商量协调三轮车。
还有个事得提醒,倒春寒过后别忙着浇水,等气温稳定回升再补肥,免得伤了根。这几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咱老辈的经验得记牢,更得跟上农技站的新指导。
农业保险也得考虑,去年有老乡受灾后拿到了赔付款,多少能减点损失。
说到底,种地就像养孩子,啥时候该护着啥时候该管着,都得掐准时机。现在赶紧清点家里的地膜、肥料、喷雾器,缺啥今晚就去镇上补齐。
要是拿不准自家地块咋处理,明早直接去村部找农技员老张,他每天都在地里转。
记住了,防倒春寒就俩字:赶早!等冻坏了再补救,神仙也难拉回来。种地人的日子,就是在跟天气的较量里攒经验,今年护好这茬苗,秋里才有好收成。
行动清单:①今明两天喷防冻剂 ②检查地膜和大棚 ③联系农技员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