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
5月16日,
达州姑娘王紫莹手拿证书,
在人民大会堂前拍下一张照片。
虽然不是第一次
拿到属于自己的荣誉,
但她仍然激动万分,
“站在这里,
让大家关注到我们残疾人群体。”
王紫莹说。
左一为王紫莹。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其中,达州姑娘王紫莹获评“全国自强模范”。
人物名片:
王紫莹,四川省残疾人网球队队员。2岁半因车祸失去右腿。11岁开启轮椅网球之路。16岁,在新西兰夺得世界职业轮椅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网球选手。2024年代表中国队征战巴黎残奥会,斩获轮椅网球女子双打铜牌,单打第四名,创造了中国轮椅网球队女子单、双打的最好成绩。2025年,成功拿下2025澳网轮椅组女双冠军,也是中国夺得首个轮椅网球大满贯冠军。
克服困难
想方设法弥补不足
“跟网球教练第一次见面,我是在水里!他一把给我捞上来,问我想不想打网球?”1998年,王紫莹出生于四川达州,2岁半时,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右腿。
随着王紫莹渐渐长大,父亲希望她从运动中收获强大意志,起初让她练习游泳,直到2008年,四川省正在筹备组建首支轮椅网球队,正在参加游泳集训的王紫莹被教练一眼看中,从此开启轮椅网球之路。
从训练场到赛场,困难与挑战不断。轮椅网球需要“人椅合一”,才能精准击球。运动员必须对轮椅掌控自如,“在快速移动的同时,要完成急停急转等高难度动作,做好这些,我需要克服的困难比别人多一些。”王紫莹说,因为手比较小,握着拍子再推轮椅,就只能用拍子抵在轮椅辐条上,“我一个手推,速度快或力量大一点,轮椅就会偏;所以我的速度始终比别人慢一些。”
为了自如操控轮椅,王紫莹每天要训练八九个小时,“有时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王紫莹不断总结经验,强化自己的判断力,“轮椅如果突破不了,我就另寻办法。好在我的判断会比其他的小伙伴更快,我要把自己的判断做得更好,就能弥补这个不足”。
披荆斩棘
期待能有更多突破
“开始有点紧张,因为那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能够触碰到奥运奖牌,大家都想去争取。”北京时间2024年9月5日晚,巴黎残奥会轮椅网球铜牌争夺战上,王紫莹与搭档配合默契,以2比0战胜另一中国组合,斩获铜牌。这是中国在该项目的第一枚奥运奖牌。
随后,她又在残奥会女子轮椅网球比赛中获得了第四名,创造了中国轮椅网球队女子单打最好成绩。轮椅网球金花,在国际赛场高歌猛进,不断刷新“中国首次”的纪录。2025年初,王紫莹与搭档在澳网赛场,仅耗时1小时16分钟便直落两盘,大比分战胜对手,夺得冠军。这是中国轮椅网球历史上的首个大满贯冠军。
“我们只要出去打国际比赛,就是为国家而战,一路披荆斩棘也不觉得辛苦,因为我觉得在异国他乡,听到国歌响起是一种荣耀。”如今,王紫莹的世界排名已经升至第四。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在以后的四大满贯赛事里,单打和双打都有更多突破,“希望我的经历,能够鼓励更多残障人士勇敢追梦,实现自我,拥抱人生的无限可能。”王紫莹笑着说。
来源: 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