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教育帮扶是一场温暖的接力。从“助力”到“托底”,众多甘为人梯的教育工作者跨越崇山,他们以知识为舟、爱心为桨,为推动万源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扬起乘风破浪的帆。“教育帮扶故事汇”,用文字记录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历程,讲述教育帮扶路上的温暖与力量。

用爱点亮希望——达州高新中学温仕娟的教育帮扶故事

在教育的田野上,教师如同辛勤的耕耘者,用爱与智慧浇灌着每一朵希望之花。2024 年 9 月,温仕娟老师带着这份使命,来到万源黄钟中学,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托底帮扶驻教之旅。

一束微光,照亮迷途心灵

初见邱子昂,他活泼好动,上课时总是积极举手发言,但随着时间推移,温仕娟发现他背后隐藏的“问题”:父母常年不在家,他跟着出嫁的姐姐生活,缺乏家庭关爱,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干扰同学。为了让他改正,温仕娟先是给他安排了独自一人的“特殊”座位,但他渴望关注的眼神让温仕娟意识到,他需要的不仅仅是纪律约束,更是爱与关怀。于是,温仕娟开始主动接近他。办公室里,时而严厉批评,时而温和鼓励,甚至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给他买小零食。渐渐地,邱子昂变了,不再故意大声回答问题,不再打扰同学,期末考试英语成绩更是考到了90多分。这个曾经的“问题孩子”,在温仕娟的关爱与引导下,迈出了成长的关键一步。



春风化雨,重建人生自信

张然,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女孩,极度缺乏自信,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经常闹矛盾。面对这样的孩子,温仕娟给予了她母爱般的关怀,用语言鼓励她,用眼神肯定她,甚至把自己家女儿没穿过的衣服送给她,教她如何与同学相处,还委派她在英语课前管理多媒体开关,让她在班级中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慢慢地,张然变得开朗自信,学习也有了动力,期末考试各科都取得优异成绩。温仕娟的爱,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张然心中的阴霾,照亮了她的成长之路。



静待花开,构建成长系统

像邱子昂和张然这样的孩子,在温仕娟帮扶的班级里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温仕娟深知,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于是,她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建立了学习帮扶小组,划分了 12 个组,每位组长负责 2 到 3 个同学,做到问题日日清,任务日日结。她努力营造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基础差的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同学的真诚帮助下不断进步。温仕娟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们有一点点进步,她就会在班上大力表扬,并发动全班同学为进步的孩子鼓掌。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温仕娟老师的教育帮扶故事,是爱与责任的生动诠释,是教育公平理念的有力践行。她用实际行动证明,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关爱,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等待挖掘。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像温仕娟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教育帮扶事业,用爱与智慧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共同书写教育的华彩篇章。

来源:达州教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