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防震完成效果
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规划总院牵头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共同实施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项目,为200余方高风险珍品石碑文物定制配置防震平台,运用航空科技助力西安碑林博物馆石碑文物防震保护。
守正创新,稳碑御震
西安位于汾渭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明朝嘉靖年间发生的华县8级地震曾给碑林的石碑带来过很大破坏,国保石碑文物的防震是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
“开成石经”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国宝文物之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规划总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防震保护项目团队(以下简称项目团队)利用成熟先进的重型文物一体化防震关键技术,在提升展示效果的同时,分两期完成“开成石经”联排石碑及其他单体石碑的防震保护。此次保护是自1937年梁思成先生对“开成石经”进行技术保护以来,又一次利用当代最先进的减隔震技术对国宝石碑进行技术保护。
国宝文物“开成石经”
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一期项目主要针对国宝文物“开成石经”开展防震保护,项目团队从“开成石经”的本体直接风险,展厅的间接风险和次生风险三个层级进行全方位的防震保护,提升“开成石经”的防震安全性。
定制文物防震设备
二期项目完成包括二展室“清刻《孟子》专题展”,三展室内隋《孟显达碑》,唐《道德寺碑》《李畅碑》等历代碑刻,新馆区《昭陵六骏》《大秦景教流行碑》等三大展区共80余方大型珍品石碑文物进行防震能力提升,定制化配置专用的文物防震设备。
技术集成,固碑新措
对于碑身存在断裂的石碑,在为石碑配置专用文物防震设备的基础上,项目团队采用不侵入文物本体的碑刻拴绑结构加固技术,替换原有石碑周边角钢支架,显著提升碑石防震安全性能及展示效果。
断裂石碑栓绑技术
针对博物馆馆舍结构及重点文物研发了防震安全监测系统,项目团队实现文物及环境振动数据的实时监测,为防震设备维护保养及防震能力持续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长效提升,安碑靓展
通过前后两期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实施,切实提升西安碑林博物馆石碑文物的防震安全性,解决了重型文物一体化防震设计及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填补我国重型文物防震保护的空白。项目团队以“科技赋能文物安全”为使命,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规划总院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用航空技术助力国家“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