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清晨天气凉爽,早上6点,沁阳市柏香镇彰仪村就热闹起来,伴随着石磨声响,63岁的宋玲将刚刚炒制的麦粒倒进磨盘。看着石磨缓缓转动,碧玉色的麦条如溪水般流淌而出,她露出了笑容。



“我做碾转30多年了,碾转都是现做的,老人小孩都爱吃。”宋玲一边说着,一边拿着碾转给大家品尝。



不得不说,她家做的碾转,不仅口感香甜,而且筋道、耐嚼。当记者询问有什么秘诀时,她娓娓道来:“炒麦粒很关键,开始要用大火炒,再转至小火焙,要不停地翻炒,最多40分钟,就要出锅了。”



小小碾转好吃却不好做。碾转要用将熟未熟的小麦经过脱粒、去杂、清洗、炒麦、晾干、去皮、拌油、上石磨等多道工序加工才能制作而成,是一种独特的乡间小食。它入口粗粝,清香中带着微甜,现做现卖,不含任何化学成分、防腐剂和人工色素,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绿色环保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这个碾转非常好吃,每年我都要来这儿买上几大包,拿回去给亲戚朋友吃,让他们尝尝鲜。”市民李佩提着两大兜碾转说。

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中有相关碾转的描述:“取其粒之将熟含浆者,微绉,入磨下,条寸许,以肉丝、王瓜、莴苣拌食之,别有风味。”



彰仪村,自古就有做碾转的传统。每年的5月中下旬是碾转销售的季节,这时的彰仪村处处弥漫着麦草的清香,石磨从早到晚磨不停。作为“稍纵即逝的美食”,碾转不仅承载着老一辈的童年回忆,也是年轻人尝鲜的首选。



“最近每天家里都是排队买碾转的人,干这半个多月,能挣七八千元。”村民宋玲喜上眉梢。

“我们村一直有制作碾转的传统,全村参与制作碾转的村民有80%,通过这个传统产业,每年可以为村民增收200多万元。”柏香镇彰仪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5月18日沁阳市柏香镇将在彰仪村举办“第八届碾转文化节”。下一步,该镇还将通过支部引领,围绕碾转、蓝莓、驴肉、玫瑰等特色产业,打造农产品特色村街,夯实柏香镇农业强镇基础,擦亮乡村振兴新名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