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口号是“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倡导通过科学饮食与合理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公众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预防慢性疾病,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吃动平衡是什么?
吃动平衡简单来说也就是“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无论是主食、肉食、素菜水果,还是零食饮料,都含有能量。而身体在基础代谢(维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日常活动(走路、做家务)、运动锻炼等过程中都会消耗能量。
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等时,身体就能保持平衡状态,一旦摄入过多或者消耗过少,多余的能量就会转换为脂肪存储起来导致体重增加;反之,若能量消耗过多,体重则会下降。
因此,只有做到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预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健康体重的标准是什么?
最常用的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根据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BMI评判标准:
BMI<18.5 为体重过低
18.5≤BMI<24 为正常体重
24≤BMI≤28 为超重
BMI>28 为肥胖
此外,腰围也是一项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女性腰围宜控制在80cm以内,男性腰围宜控制在85cm以内。
如何实现吃动平衡?
均衡膳食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每日饮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油脂类等各类食物。全谷物占主食1/3,多吃全谷物和杂豆类,保证每日300-500g蔬菜,200-350g水果,适量优质蛋白(鱼禽、蛋、豆、奶)。
控油、盐、糖:每日盐<5g,油25-30g(植物油),添加糖<25g。
规律进餐: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吃得太晚、太多,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这样更有利于消化,还能让大脑及时接收到饱腹感信号,防止吃得过多。
控制零食和饮料:少吃薯片、饼干等高盐高油的零食,少喝可乐、奶茶等高糖饮料。可以选择坚果、水果和无糖酸奶等。
健康小技巧:进餐选用小号餐具、细嚼慢咽、饭前喝汤减少过量进食。
合理运动
成年人: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跳舞)或选择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有氧操等),能有效燃烧脂肪,提高心肺功能。或者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能量。
儿童青少年:每天1小时运动,结合有氧与力量训练(如跳舞、球类)。
上班族: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爬楼梯代替电梯。
居家:家务劳动、瑜伽、深蹲等均可计入活动量。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从每一餐、每一次运动做起
追求吃动平衡
拥抱健康体重
享受活力满满的生活
科室简介
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肾病与内分泌科拥有一个高效、专业的医疗团队,共有医护人员2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生5人,护理团队11人。科室设备齐全、技术力量过硬,配有全进口德国费森尤斯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全进口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机及血液滤过机,持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机(CRRT机),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拥有胰岛素泵多台,熟练应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开展了胰岛功能检测、协助内分泌疾病的明确诊断。拥有心电血压监护设备、空气净化设备、中心供氧设备、负压吸引、脉冲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糖尿病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低频脉冲电治疗仪等多个治疗设备。
科室诊治范围: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肾病、各种类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症、高血压、高血压肾病、痛风、痛风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病的诊治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体化治疗、肾脏穿刺活检术、血管通路的建立,肺癌、胃癌、肝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各种癌症的早期诊断、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肾上腺疾病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持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CRRT)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并能为非肾病患者提供重要的支持疗法,为急、危重症及难治性患者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涉及临床多种疾病,如水钠潴留所致的心力衰竭、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酒精中毒、各种药物毒物中毒、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血症、重症肝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
结合中药内服,电针、灸法、艾灸、穴位敷贴等中医适宜技术,有效改善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急慢性肾衰竭、泌尿系疾病、胃肠神经病变、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的肢体乏力、发凉、麻木、疼痛、腹泻、便秘、水肿、喘憋、腰痛、关节痛等症状,以及亚健康状态、焦虑抑郁等相关疾病。科内有专科护士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伤口、造口、糖尿病足清创换药技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使广大糖尿病足患者获益。
王邦琼 科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内分泌方向),硕士研究生。曾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三甲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13年。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等)、骨质疏松、肥胖症、高尿酸及痛风、脂代谢紊乱、月经紊乱(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性高血压、矮小、青春发育延迟、性早熟、钙磷代谢异常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糖危象、甲亢危象、垂体/肾上腺危象等内分泌急危重症等诊疗抢救技术。内分泌专业可开展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动态血糖监测,慢性并发症筛查,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活检等技术。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诊疗。
麦 健 大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内分泌疾病专家,重庆巿医院管理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糖尿病专委会会员、重庆市卒中协会心源性卒中分会常务委员、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第九期班学员,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曾到国内著名医院的内分泌和肾脏内科进修学习。从医25年,累计诊治患者10余万人次,擅长糖尿病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肿瘤、内分泌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肥胖病、各种生长发育异常、脑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肿瘤等常见病种的诊治和各种内科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
罗婷 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曾在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4年,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重医附一院进修学习。熟悉肾脏科及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复杂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血液净化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抢救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病的诊治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体化治疗,肾脏穿刺活检术,血管通路的建立等,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及临床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