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篇原创文章

你是否有这种体验:每天上班焊在电脑前8~10个小时,偶尔爬两三层楼喘得像跑了个马拉松!

你是否亲历过医生敲打着你体检报告单上“中度脂肪肝”几个字“恐吓”你:“知道吗?你每天黏在座位上的时间,比你睡觉的时间都长!再这么下去,小心血管里‘淤泥’越攒越多!”

久坐虽然不是咱的错,但久坐的风险真真不是开玩笑!最近一项刊登在重磅国际期刊《Stroke》上,追踪全美近700万中风幸存患者的研究,用硬核数据揭开了一个真相:少坐多动,是最佳“续命良方”


先上结论:

‼️每天黏在椅子上超过8小时的人,五年内死亡风险比勤快爱动的人高出近50%

✅ 不过,有趣的是,另一群同样久坐的沙发族却活出了例外——他们每周抽出两天晚饭后快走,死亡风险竟然与那些整天闲不下来的人持平


我们一起来看看研究细节,保证不等看完你就会原地起立~

研究团队把2007-2018年间全美中风患者的健康档案翻了个底朝天。把每个人的久坐时间、运动习惯、体检报告甚至死亡记录拼接后,搭建成覆盖697万人的数据库。重点关注两类指标:

1️⃣ 每天坐多久;

2️⃣ 每周有没有坚持快走/游泳这类“让人微喘”的活动。

同时,排除掉所有干扰项,踢掉那些数据不全、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确保结论纯粹反映久坐和运动的影响。

研究动态追踪符合条件的患者长期的活动记录(最长的跟踪记录跨越12年),再排除年龄、吸烟等干扰因素,最后计算出最关键的健康密码,就两个数字:150分钟和8小时

每周运动<150分钟的中风患者中:

  • 70.3%完全不做任何休闲锻炼

  • 42.3%的人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

  • 34.9%的人既没有休闲锻炼,还久坐超过8小时

上述生活方式的代价也是极具差异的:

  • 每周运动量≥150分钟的中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比不运动者低74%,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低74%

  • 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0%,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飙升61%

最触目惊心的结果还不止上述:35%既不运动还久坐超8小时的人,死亡风险是“运动达标+少坐”人群的3.7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3倍,非心血管死亡风险暴涨近3

是不是觉得后背发凉?——久坐伤身,罪证实锤!


斜摊在椅子里的你,或许想说:凭什么龟类生物可以“静态养生”颐寿万年,我等多坐多躺会儿就得小命早衰?这不科学!

客观点儿讲,要想练龟息养生大法,首先得有人家龟这个物种的体质……咱们人类由于物种差异,暂时还不太适合跨物种龟式长寿养生法。基于人类两足动物的独特体质,当我们像雕像般静止(久坐):血液循环会减速、肌肉细胞会集体躺平、代谢会逐渐紊乱,心肺功能会退化,血管内皮会长“锈斑”……并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久坐加速身体机能衰退,机能衰退又让人更不愿意动。

听上去很绝望?别慌,有后悔药!


运动远比想象中更聪明

好消息是:研究中那些每天坐足8小时却仍保持运动的人(只需周运动量≥150分钟),死亡率并未显著上升——证明运动是打破上述恶性循环的关键

不论你是每天通勤多走15分钟,还是午休时爬10分钟楼梯,亦或边追剧边举矿泉水瓶——这些被你低估的零碎动作叠加在一起,能轻轻松松实现周运动量≥150分钟。而,只要持续给身体“续运动保险费”,就能激活抗衰老的种种,让身体“重启”,哪怕每天狂坐8小时~

想想看现在的中低风险理财收益率,能到4%就已经很难得。这么一比较,每周微喘强度活动量≥150分钟的健康收益率可比理财收益高多了。


办公室族的救命碎片

如果你是996标准牛马,教你一招工位健身房改建措施:

  • 给自己悄悄设个闹钟,每小时一次,强迫自己起来做5-10个深蹲;

  • 把水杯换成小号,每次绕路去打水,增加行走量;

  • 不憋尿——上厕所也是一种运动!

  • 坐着抖腿(蹬缝纫机)——最高效的减脂动作(详见链接:

研究证实,这种“见缝插针”式运动的累积效果,一点儿不比集中式运动差哦~ 改变,可以从“偷时间”开始。


生命的礼物 藏在细节里

健康,不一定非得是健身房里的咬牙切齿,也可以是等地铁或电梯时的提踵、追剧时的踏步、甚至是晾衣服时的伸展运动。当我们为多活十年二十年纠结该买什么保健品时,身体真正渴望的,或许只是此刻离开椅子的那一点勇气。

改变命运不需要惊天动地,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不妨站起来伸个懒腰&拉伸片刻。二十年后那个还能四处游玩的你,大概会感激此刻这个小小的决定。


最后,附赠今日改命行动清单

  • 设置手机每小时站立提醒

  • 下班选择步行/骑行1公里

  • 今晚饭后和家人外出快走10分钟

改变,从下一秒开始。

—— 全文终 ——

(文中用图来自网络)

记得给公号加 ⭐️星标哦

否则可能随时找不到我

遂谦碎碎念

说到底,生命在于运动

作者简介

刘遂谦澳洲DAA认证注册执业营养师(APD),中国营养学会认证注册营养师,澳洲DAA及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研究生(MND),同时持有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儿科营养研究生课程证书,临床营养师,科普工作者,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关爱孕产妇健康公益活动专家团成员,北京健康管理协会营养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Krause营养诊疗学》等译著的翻译委员,众多杂志及媒体营养专栏作者,曾主编过五套母婴类图书,著有《宝宝喂养7堂课 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一书。20年面对临床老幼孕产病患,认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医者帮助和疗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们一起努力。

个人微信公众号平台:Liu_suiqian

参考文献:

Yu C, Cao Y, Liu Q, et al. Sitting Time,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Mortality Among US Stroke Survivor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rom the NHANES 2007 to 2018. Stroke. 2025;56:00-00. doi:10.1161/STROKEAHA.124.04967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