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专挑软柿子捏”?
5月11日,经过中方强硬反击,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和解,共同签署了一份备受关注的联合声明,宣布暂停高额关税。这一消息让全球市场为之振奋,仿佛贸易战即将画上句号。
不过,2025年5月16日,特朗普却突然对其他贸易伙伴挥起单边关税大旗,彻底抛弃一对一谈判模式,转而推行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税率标准。
从中美关系缓和到对欧盟等国的猛烈攻击,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较量?
单边关税的“闪电战”
2025年5月11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贸易协议,双方同意在90天内逐步降低关税壁垒。根据协议,美国承诺撤销4月8日和9日对华额外加征的关税,但仍保留此前依据301条款、232条款等实施的基础关税。
这份联合声明被白宫形容为“历史性胜利”,特朗普甚至亲自称赞这是他为美国人民争取到的重大成就。
受此影响,全球股市迅速攀升,投资者们对贸易战降温充满期待。
然而,这份协议并非简单的妥协结果,而是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通过冷静谈判争取到的一次喘息机会。
仅仅五天后的5月17日,特朗普政府便宣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新政策:放弃与贸易伙伴逐一谈判的方式,改为由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单独设定关税税率,并通过正式函件通知各国。
这一决定不仅针对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还波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显示出特朗普在与中国达成协议后迅速将压力转移至其他国家的意图。
事实上,在联合声明发布后的短短24小时内,特朗普团队就已经公开指责欧盟,称其贸易政策“比中国更加难以接受”。
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向让人猝不及防,也充分暴露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
但这样的策略其实并不意外。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一直是其贸易政策的核心理念。
中美联合声明的达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在谈判桌上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智慧,迫使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做出一定让步。
然而,特朗普显然不愿让贸易战就此平息,而是希望通过向其他国家施压,转移国内对贸易赤字的关注,同时巩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势形象。
特朗普的“变脸”逻辑
在日内瓦谈判中,中国充分展现了强大的谈判能力和对美方底线的精准把握。
例如,美国最初对中国加征的145%高额关税引发了北京的强烈反制,最终促成了90天降税协议。
虽然特朗普将这一结果包装成自己的“胜利”,但实际上却暴露了其单边关税手段在中国面前的局限性。
为了掩盖这一事实,特朗普迅速将矛头指向欧盟等其他贸易伙伴。
早在4月2日,特朗普就以“全球贸易体系导致美国2024年贸易赤字高达1.2万亿美元”为理由,宣布对全球进口商品征收10%的普遍关税,并对83个国家加征11%至50%的“对等关税”。
中美联合声明签署后,特朗普进一步加大对欧盟的批评力度,指责其贸易壁垒“无法容忍”,并暗示可能对欧洲汽车和农产品实施更高关税。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特朗普试图通过向其他国家施压,缓解国内对其对华妥协的不满情绪。
然而,特朗普的“变脸”策略恰恰凸显了其贸易政策的内在矛盾。美国的单边关税不仅引发了盟友的不满,也让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信誉大打折扣。
例如,欧盟已明确表示将在贸易问题上寻求与美国的“对等合作”,而非被动接受单边税率。
日本、韩国等国也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表达了担忧,部分国家甚至开始探索绕开美元的贸易结算机制。
这些反应表明,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正在推动全球贸易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特朗普的“变脸”与其国内政治考量密切相关。2025年是其第二任期的开局之年,经济表现和就业数据对其支持率至关重要。
通过对欧盟等国采取强硬态度,特朗普试图向国内选民展示自己“说到做到”的形象,同时将贸易赤字的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
然而,这种策略的效果正在逐渐减弱。分析指出,美国消费者因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已经显著影响低收入家庭,削弱了他们的购买力。
这无疑为中国提供了观察和应对的机会:通过深化与欧盟、东盟等市场的合作,中国可以在全球贸易博弈中占据更为主动的位置。
全球贸易格局的未来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的强硬态度,可能导致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将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重大威胁,预计2025年全球GDP增长率因此下降。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欧盟等地区的贸易关系持续加深,这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争取更大话语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朗普对欧盟的批评和潜在的关税威胁,可能促使欧盟进一步靠近中国,加快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
此外,尽管中美达成了90天关税暂停协议,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高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新调整。
例如,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关税,以及对欧盟的潜在关税威胁,可能迫使这些国家改变出口战略,从而间接影响中国的市场份额。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指出,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主要伤害的是美国消费者”,这表明单边主义的长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特朗普的“变脸”反映了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战略焦虑。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的贸易霸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美联合声明的达成,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在压力下的妥协,而特朗普对其他国家的强硬态度,则是试图通过“分而治之”来挽回主动权。
然而,这种策略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中国的冷静应对和坚定战略,将在未来全球贸易博弈中发挥关键作用。
结语
特朗普的“变脸戏法”或许能在短期内引发一些轰动,但其单边主义的局限性已愈发明显。
从日内瓦的握手言和到对其他国家的关税“闪电战”,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就像一场高风险的赌局——赢得了掌声,却输掉了信任。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2025年5月17日财联社:《特朗普:将在未来两到三周内为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关税税率》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