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广慈,闵行新篇;零号湾畔,泉涌瑞金。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闵行院区启动。瑞金医院闵行院区的建设将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优化区域医疗结构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和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在加速大零号湾世界级“科创湾区”的进程中,朝着全球领先的示范性研究型医院的目标砥砺前行。
以医疗器械研发创新为核心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瑞金医院闵行院区项目基地位于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区域,北临紫龙路,南面紫凤路,西至老蒋家港,东接龙吴路,总建筑面积约12.7万平方米,医疗综合体包括门急诊中心、医疗综合楼、临床研究楼,建设床位数 500 张。医院建成后,将与瑞金医院一体化管理运营。

作为拥有百十年底蕴高水平大型公立医院,瑞金医院携手闵行区政府、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紫竹高新区,以未来医院形态为引领,以医疗器械研发为核心,聚焦高层次人才医疗需求,高水平临床医学研究、生物医药科研转化等定位,打造成一家产教融合、医工交叉、成果转化、产业互补,以医疗器械研发创新为核心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闵行院区是‘生命综合体、健康会客厅’的未来医院新实践。”瑞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畅想,

闵行院区开院后“人类与自然和谐、科技与生命对话、医学与健康交融、技术与疾病共存”的24小时美妙愿景,“紫瑞东起,龙凤呈金;医瑞金至,慈当广矣;广博慈爱,追求卓越,建成后的闵行院区将肩负起锻造大零号湾‘健康中枢’、构建全学科交叉的‘中国样板’、建造生物医药的‘临床助推器’。”


把工厂搬进医院,助力创新发展国产医疗器械

今天,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展展示了艾普强质子治疗系统模型、术锐机器人、微创机器人、康复外骨骼机器人、5G远程B超、无创血糖仪、3D打印、澳华内镜东软模型等创新器械。

把工厂搬进医院!瑞金医院以院企融合、医工交叉等方式不断推进国产医疗器械研发,在国产质子装置、手术机器人、高端影像设备等前沿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助力创新医疗器械医研转化产业从“链”到“群”发展。

今后,瑞金医院将持续助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国产医疗器械研发产能提升,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新标杆。


“Rui Surgery”计划,实现医生与病人异地连接

今天,瑞金医院还发布了“Rui Surgery”计划。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介绍,5G远程B超使得医生可操作远在千里之外的机械臂,实时为病患进行超声扫描并给出诊断意见,有效解决超声医生资源不足及超负荷工作问题,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与远程医疗的真正落地。

在此之前的4月22日,瑞金医院的专家们通过放置在医院报告厅内的两台“总控机”,同步连接到福建三明、云南迪庆、江西瑞金、海南博鳌和上海嘉定五地医院,与远程的五台手术机器人无缝对接,先后远程实施了胰腺、肝胆、泌尿、胃肠等6台高难度手术,为千里之外的患者带来福音,也将“RUI Surgery”的理念和公立医院的善爱与仁心,带到祖国的角角落落。


现场,瑞金医院超声医学科陈医生在瑞金医院总院操作5G远程B超为医疗咨询活动现场的市民进行检查,实现医生与病人的异地连接。

市民还可以体验到瑞金医院自主研发的医工交叉可研项目成果“无创血糖仪”。患者只需将手掌轻轻贴在检测设备上,就能准确测量血糖值。


闵行南部一张崭新名片:多方协作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表示,

瑞金医院闵行院区是将交医品牌、瑞金品质输送至上海远郊城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工程,作为坚实后盾,医学院将全力支持闵行院区建设和瑞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闵行院区一定会为瑞金医院建设“亚洲一流示范性”医院,为建设世界一流学校和一流医学学科,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和“大零号湾”建设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之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闵行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吴强表示,闵行区始终把引进高水平医疗资源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瑞金医院闵行院区项目落地,将优化闵行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成为闵行南部一张崭新名片,“希望推动各方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深化协同合作,共同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表示,

在闵行校区周边建设一座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一直是交大人多年来的期待。上海交通大学将开展“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医学领域科技创新研发和关键技术的全球影响力。

瑞金医院举行世界家庭医生日大型医疗咨询活动。高血压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感染科、肿瘤内科、中医内科、儿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齐聚,为“大零号湾”市民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