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7日,噩耗传来,王树声因食道癌在北京去世,享年69岁。

许世友接到这个消息时,正忙于处理广州军区的事务。

谁也没料到,平时铁血无畏的许世友会在这一刻失控,哭成泪人,几乎昏厥过去。

——《壹》——

王树声的早年经历与革命起步

1905年5月26日,王树声出生在湖北麻城市的一个普通农家,他的出生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正如他的一开始,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



1926年,他在参与农村改革和农民运动时,第一次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

并在这一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开始并未显现出什么特殊的能力,只有满腔的热血与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1927年,他参与了麻城暴动,带领农民武装与当地的地主武装进行了殊死搏斗。

通过一场场惨烈的战斗,他积累了宝贵的军事经验,也为自己日后在中国工农红军中的位置打下了基础。

1928年,王树声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担任了团长、副师长等职。

在红军的队伍中,他凭借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勇猛的战斗作风,迅速崭露头角,王树声在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屡建奇功。

尤其是在参与的多次“围剿”战役中,他的表现尤为突出,每一场战斗,他都带领自己的队伍突破重围,打得敌人几乎无法招架。



在长征前期,他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指挥过几次关键战役,打败了数次敌人的围攻,为红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这个时期的王树声,已经不再是那个普通的农村青年,而是成长为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指挥官,他的名字逐渐被人们记住,甚至连敌人也开始对他的军事才能产生恐惧。

——《贰》——

王树声在红军中的突出表现

1934年,长征的号角已经吹响,王树声带领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们,开始了艰苦的跋涉,从鄂豫皖出发,翻山越岭,吃不饱、穿不暖,眼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倒下。



但即便是在最困苦的环境下,王树声从未动摇过,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够看到希望。

在长征途中,王树声的领导力得到了极大的考验,有一次,红四方面军在敌军的追击下,被迫转移,途中遭遇了严寒与饥饿。

在这个关头,王树声毫不犹豫地带领队伍向敌人发起反击,借着夜色,成功突围。

那次战斗,红军的胜利不仅为他们的生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长征的最终胜利埋下了伏笔,王树声的冷静与果敢,让所有人都信服。

在西路军的战斗中,王树声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人数和装备都远远超过了红军。

王树声并未因此而退缩,他带领红军不畏艰险、毫不示弱,即使是敌人围堵在河西走廊的险境中,他依旧保持着坚定的意志。

那场血战,战况惨烈,但红军的胜利让人们铭记。

这场胜利不仅让红四方面军挺过了危机,更重要的是为红军的战略转移争取了时间,确保了长征的成功。

每一次作战,王树声都在“死生”的边缘游走,但他从未失去对胜利的信心。



他深知,只有打破敌人的围困,红军才有一线生机,面对敌人的层层包围,王树声总能在最艰难的时刻,做出最果断的决定,带领队伍冲破困境,夺回生存的希望。

红四方面军在他的指挥下,屡战屡胜,王树声的名字,已不是一个普通的红军指挥员,而是“胜利”的代名词。

敌人开始对他产生深深的忌惮,而他也早已从一名年轻的战士,成长为红军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传奇人物。

——《叁》——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的领导角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树声和他的战友们进入了更加严酷的战斗环境。



不同于以往的国内战斗,这一次,敌人不仅更强大,而且更加狡猾,在这种新的战争背景下,王树声依旧保持着无畏的姿态,继续着自己的革命使命。

1938年,王树声被任命为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并开始指挥后游击战。

每一次与敌人交锋,王树声都竭尽全力指挥部队反击,迅速适应不同的战场局面,他深知,抗战不仅仅是抵抗外敌,更是为未来的解放事业铺路。

王树声的游击战术和机动灵活的指挥风格,在与日军的长期对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抗日战场上的每一次胜利,都是王树声和他的队伍不断摸索与坚持的成果。

到了1940年,王树声的表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太行山一带的抗日战役中,他指挥部队攻占敌占区,彻底削弱了敌人对根据地的控制。

而随着敌人战线的拉长,王树声逐渐感到,战争的焦点不再是单纯的地方战斗,而是全局战略的布局。



他的战略眼光开始超越了单一战役的局限,变得更加全面和深远。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王树声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指挥官之一,指挥了多个重大战役,并与刘邓大军联合展开中原突围。

这一战役的关键在于突破敌人重兵防守的平汉铁路和汉江防线, 王树声凭借精湛的军事指挥,成功带领部队突围,为解放战争中的中原战场奠定了基础。

——《肆》——

噩耗传来与王树声的追悼会

1974年1月7日,王树声的突然离世,犹如晴天霹雳般打破了许世友的生活,许世友在接到噩耗时,根本无法相信这个消息。



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的“铁血将军”,长期以来,战场上的磨砺让他逐渐变得坚韧不拔,甚至在大多数人眼中,他已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强者,但这个消息却让他瞬间崩塌。

那一刻,许世友眼中失去了光彩,双腿瘫软,瞬间泪如泉涌。

他们共同走过了革命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数次生死一线的战斗,许世友无法忍受失去这个曾并肩作战、共度艰难时光的兄弟。

第二天,按照丈夫许世友的嘱托,田普立即动身赶赴北京,向王树声大将的夫人杨炬表达哀悼之情。

1月10日,王树声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



在场的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那股沉重的哀悼之情,特别是田普代替丈夫献花致哀时,带着许世友的话语:“王树声,你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生前未尽的战友之谊,我会永远铭记。”

田普站在王树声的遗像前,低头时泪水滑落,战火硝烟中的英雄,早已不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存在。

如今,他们的离去,让战友之间的那份信任与深情,成为历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