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他没当上将,却用一面旗子改了整场战争的走向;他不是外交官,却能空手从军阀嘴里套出十万发子弹;他不是地质专家,却一手建起了新中国第一所军事工业学校。
所有人都觉得他该是将星,可偏偏授衔那年,一个星都没给他。
何长工这个人,名字听着像个普通人,干的事儿却从不普通。
他原名叫何坤,马日事变那年,抓共产党抓得紧,他被列入了通缉名单。
毛泽东一看,这人不能丢,改名叫“何长工”,意思是“永远给人民干活”,也好在档案上掩人耳目。
这名字听着土,但他一辈子真就没把自己当过官,从头到尾都把自己当个“干活的”。
改名之后,何长工干的第一件大事,不是打仗,而是画旗子。
秋收起义那阵子,他设计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一把斧头、一把镰刀,一个五角星,全印在红布上。
没人教他怎么设计,他也不是搞艺术的,但这面旗子最后成了红军的标志。
从那之后,红军打到哪儿,旗子就飘到哪儿。
但他真正让人服气的地方,还得说是那次“找人”的事儿。1928年,他一个人南下去找朱德和陈毅的部队,广东那时候白色恐怖特别厉害,抓人杀人都不用理由。
他不带队伍,没带武器,就靠一张嘴和两条腿,硬是在敌人眼皮子底下穿来穿去,找了几个月才找到朱德他们。
结果朱毛会师一成,红四军就有了雏形。
朱德都说:“要不是他,红四军的事儿还不知道怎么搞。”
何长工这人特别能“摆平事”。
井冈山那阵子,山上的地头蛇王佐不服管,红军想收编他,他不干。
何长工去找他,先去拜访王佐他妈,送米送盐,先走感情路线。
然后一边帮他剿匪,一边悄悄把他的人心收过来,最后王佐这支队伍就成了红军的一部分。
毛泽东说他是“能驯虎的人”,不是拍马屁,是实打实的本事。
最让人记住的那次“谈判”,不是在会议室,而是在战火中。1934年红军准备长征,几路封锁线压着,陈济棠那边是关键。
他不是共产党,是个军阀,换别人去谈,十有八九不成。
何长工去了,不带条件,不拿地盘,就一句话:“借你条路过一下。”还顺手从人家那儿拿了十万发子弹。
蒋介石那边一点风都没听到。
这事儿要换别人干,光是“借路”这俩字就得开几十次会,他一句话就办成了。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走错棋。1935年,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合之后,张国焘要南下,毛泽东要北上。
两边意见不合,何长工当时跟着左路军,站在了张那边。
后来自己也说:“那时候就想着南下有饭吃,哪知道毛主席的路子才是正的。”就是这一步,让他从此离开了军事一线。1955年授衔,他没被评上将军,连一个军衔都没有。
老搭档陈士榘都替他不值,说他三十多岁就当上红军军团政委,要是当时没南下,今天至少是个大将。
不过这人厉害的地方在于,不把名利当回事。
离了前线,他就去办学校。
东北那边冷得要命,他带着一帮学生住地窝子,啃冻土豆,建起了新中国第一所军工学校。
不是临时搭的棚子,是能出科学家的地方。
学生后来都说:“他老说,笔杆子也是枪杆子,课堂就是战场。” 这不是口号,是他真这么干的。
后来他还被调到地质部,当副部长。
他开会说自己“只会打仗,不懂石头”,结果不到几年,北京地质学院就建起来了。
李四光说:“他管人,我管石头,挺搭。”这话听着轻松,背后是他把一个外行的岗位干成了正事。
直到1980年,他还当上了全国政协副主席。
可他没坐热这个位子,没事就写报告说自己“年纪大了,该退了”。
最后他只提了一个要求——死后骨灰撒在井冈山。
他说:“那是我最开始干活的地方。”
1987年,他去世。
悼词里第一次加了“杰出的军事家”这几个字。
不是随便夸,是这几十年一件件干出来的。
他没拿军衔,但他画的旗、搭的桥、办的学,全都留下了。
他的学生里,不少人后来成了共和国的将领。
井冈山下的村里人,没读过多少书,但他们记得他。
有人唱山歌,说:“长工长工,一世长工,旗是你画,路是你通。”这不是文艺,是实话。
他一辈子都没说自己是将军,可人们都认他是。
《何长工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
《朱毛红军会师纪实》 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共和国将帅授衔纪实》 解放军出版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