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着、打不开
易夹手、不安全
那些隐藏式车门把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你遇到过吗?
工信部出手了——
近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
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
强制性国家标准
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
隐藏式车门把手
顾名思义
就是把汽车门把手“藏起来”
这一设计让门把手
与车身融为一体
使得汽车外观更加流畅、简洁
近年来也成为新能源车型卖点
但是这个小小的改变
却可能引发不小的
安全问题
案例一
2024年4月26日,一辆问界M7 Plus在山西运城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追尾后起火导致人员伤亡。5月6日,问界汽车发布说明,对于碰撞后车门是否能打开,问界解释称,事故发生时,前机舱及乘员舱内电源线及信号线被瞬间切断,车门把手控制器无法收到弹出信号,施救人员破窗拉动机械车门内把手开门实施营救。
案例二
2022年7月28日,在柳北高速广西贵港段,一辆雷克萨斯商务车发生车祸后车门锁死,3人被困车内,过路的大货车司机撬门救出2人,一人不幸身亡。
正如《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
强制性国家标准建议书中所指出:
“近年来,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潜在逃生、救援风险。
上述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碍;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而文件中也
从救援逃生的角度
分析了其重要意义
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
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
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
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乐山消防提醒
安全不能向美观让步
此次文件释放出
国家监管部门
加强智能汽车车门把手安全规范
未来车企
由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的信号
这份安全攻略也请各位车主收好了
来源:四川消防
记得点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