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5年“书香海淀 阅享青春“
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的
“2025做書图书市集·北京”来啦
“做書图书市集”
走进位于华熙LIVE·五棵松的北京时代美术馆
除30余场选题风格各异的展览外
更有丰富的文化沙龙活动
带来思想的盛宴!
据了解,本次市集共有16场沙龙活动位于北京时代美术馆沙龙活动区,1场沙龙活动位于方所北京店。
扫码预约活动
点击购票
2025做書图书市集·北京
2025.05.15(周四)-18(周日)
读者开放日 11:00—18:00
地址:
北京时代美术馆
海淀区复兴路69号华熙LIVE·五棵松
(正文开始)
我为什么总感到不快乐
《一只蜗牛如何去死》新书分享会
主办方:广东人民出版社·乐府文化
时间:5月18日(周日) 12:30-13:30
嘉宾:污士奇
污士奇,爱画画的人,漫画绘本作者。绘本作品有《一只蜗牛如何去死》,漫画作品有《阿瓜与阿达》,文字作品有《两个普通女人的十年通信》(与仙人球爱水合著)。现居北京。
活动介绍
《一只蜗牛如何去死》新书上市。走进一只蜗牛对死亡的思考和想象,与它一同追寻存在的意义。每一个人,都是宏大宇宙中的微小存在,如同一只蜗牛,爬不快,也打不过,物质也不够那么富足,生活没有那么美满,时常嚷嚷着“毁灭吧世界”却依然在遇到点滴幸福时觉得“暖暖的,回温了”。
《一只蜗牛如何去死》通过回应灵魂深处的黑暗面,找到了生命中最坚实的内在光核——纵然微小如蜗牛,但我们,都真正地存在着、爬行着、绽放着。当你在翻阅图书心中感到“回温”时,你心中的那只蜗牛也便再次拥有了翻越山海的能量和勇气。
留意远处的微光
马华作家林雪虹谈写作与日常
主办方:迦梨计划
时间:5月18日(周日) 14:00-15:00
嘉宾:林雪虹、陈韵
林雪虹,马来西亚人,自2005年起旅居中国,现居天津。曾在《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北京晚报》《南方周末》及《联经思想空间》写专栏。曾获第十五届花踪文学奖小说评审奖。她在2023年入选第三期“水手计划”(单向街基金会发起的文学艺术公益活动)。已出版《别处的月光》(Archipelago Studio) 和《林门郑氏》(有人出版社),后者的简体中文版也将今年于中国出版。
活动介绍
出生于马来西亚雪兰莪的林雪虹在天津留学,2005年起旅居中国,当过家教、咖啡馆侍应生、翻译和中文教师。同时,她也持续写作。这次讲座将围绕她在马来西亚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别处的月光》展开,里面收录了她跨越八年时光所写的五十一篇关于中国生活的散文,是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所见所想。
神秘档案、微观叙事、城市色彩
独立艺术书店选书策略
主办方: 番斗书店
时间:5月18日(周日) 15:30-16:30
嘉宾:阙云瑶、翁阿婷
翁阿婷:视觉艺术创作者,专注策展与书籍印刷和装帧设计,国美本科,芝加哥艺术学院硕士。
阙云瑶:跨学科从业者,参与写作与美术馆策展项目,复旦本科,芝加哥艺术学院硕士。
活动介绍
番斗书店近期于沈阳开设了首家线下空间,专注于经营原装进口艺术书籍,聚焦视觉艺术与文化领域。我们特别关注海外的小批量精品出版社,致力于推介以视觉艺术为媒介、深度描绘地域文化与当代艺术实践的艺术家与出版项目。
我们将介绍番斗书店独特的选书策略,简要领读部分书籍,并分享我们正在关注的有趣出版社,包括但不限于:Atelier Editions(美国)、Centre Centre(英国)、Four Corners Books(英国)、青幻舍(日本)等。欢迎各位到现场,与番斗书店的负责人们共同交流小众进口书籍、视觉艺术、世界各地文化。
“书籍”作为一种艺术
《艺术家书》创刊
主办方:清华大学出版社·水木文社
时间:5月18日(周日) 17:00-18:00
嘉宾:张立红
张⽴红:清华⼤学出版社主任
活动介绍
《艺术家书》艺术家书新锐艺术MOOK知名艺术家徐冰主编何为艺术家书?一本书带你了解这个灵动、丰富的现代艺术领域《天书》《地书》《我的真文字》作者艺术家徐冰主编从手作书到Mook.书中书的绝妙封面设计掉落心趴触感不可思议之美。
15位来自国内外艺术家书创作领域,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的艺术家、专家学者联袂撰写。200余幅珍贵插图,呈现国内外艺术家书发展历史与趋势,集结艺术家书相关理论文献。
通过专论、翻译和访谈形式对艺术家书概念进行分析与介绍,艺术家书与青年文化及当代艺术之关系、中国文化与艺术家书之关系与前景、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家书,跟踪展览活动、收藏等相关资讯。
总督之死:
曾国藩与近代中国的叠变
《夹缝中的总督》图书分享会
主办方:后浪·汗青堂
时间:5月18日(周日) 15:00-17:00
地点:方所北京店
嘉宾:鞠海
鞠海,厦门大学中国史硕士毕业,曾任新西兰惠林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中国海关博物馆藏品管理员等职。
活动介绍
《夹缝中的总督》一书中,作者利用“私领域”史料里较少被使用的情感史、生活史、心灵史资料,对曾国藩的生活细节和情绪波动进行了丰富的特写,充分挖掘其高光时刻背后的至暗人生体验。
曾国藩一生宦海,半生戎马,历经险境,看惯亲朋故友的生生死死,自己也多次面临生死情景,每一次的感受不一样,每一个生死局前后的心境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宏大的历史下,个体的生死大多被忽略,但关键人物面临的生死局却与历史走向密切相连。曾国藩的生死瞬间,或许也正是清朝的存亡关头。
还有一天!
北京时代美术馆
等你来!
记者:郭思岐
编辑:李祎乔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