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广告信息

近年来,板底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鸵鸟特色养殖,有力促进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鸵鸟正在吃进食

5月13日,记者走进板底乡鸵鸟养殖基地,只见一只只体型健壮、毛色光亮的鸵鸟正低头进食。基地负责人李良一边给鸵鸟添加食物一边说:“我养鸵鸟是从2022年开始的,刚开始养的时候,我只买4只,觉得很好养,就扩大了养殖规模又买了100只。” 从最初的4只鸵鸟起步,李良开启了他的特色养殖之路。


鸵鸟正在吃进食

鸵鸟养殖有着天然的优势。鸵鸟生长速度快,杂病少,养殖成本相对较低。经过2年多的精心喂养,李良养殖的鸵鸟陆续开始下蛋,逐步产生经济效益。“3月以来陆续卖了50只小鸵鸟,收入近4万元,4月份我又卖了3千多元的鸵鸟毛。” 说起养殖鸵鸟带来的收益,李良给我们算起了经济账,他介绍,再过两个多月,基地养殖的鸵鸟80%都能下蛋,收入还会更高。


李良养殖的鸵鸟和乌骨鸡

除了鸵鸟,李良的养殖基地还养了800多只盐津乌骨鸡。他说:“鸡的养殖周期短,基本上8个月左右就下蛋有效益了,鸡蛋一天捡200个左右。” 鸡和鸵鸟养殖相互补充,让基地的收入更加稳定。


李良正在给鸵鸟添加食物

为了给鸵鸟和鸡的特色养殖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李良在板底乡新华村与村集体合作社达成合作,租下了200余亩养殖场。李良说:“新场地规模更大也更规范,我打算走农旅发展的道路,让游客走进鸵鸟养殖基地,近距离感受特色养殖的魅力,这样既能增加收入,也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产业。”


养殖基地全景

李良的个人发展规划与板底乡的产业布局不谋而合。近年来,板底乡积极统筹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和李良的养殖场合作实现了村集体增收。

“李良的养殖场搬迁到新华村,将起到全乡引领示范的作用,一方面盘活了闲置的养殖场,另一方面通过租赁的方式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推动了新华村乡村旅游发展。2025年养殖基地预计养殖鸵鸟500只,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万余元。” 板底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乡长禄康说。

威宁融媒记者 付立军 孙玲婧

编辑:马召凤 ▏责编:陈武帅 ▏编审:何 欢

终审:赵 杰 ▏监制:马勋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