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画坛,孙万钧以独特的鞍马艺术风格与深厚的学术造诣,成为工笔与写意融合的典范。作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理论与课题高级研修班导师,他不仅以鞍马题材闻名,更以扎实的学术根基与教育实践,为中国画坛注入新的活力。
孙万钧,1968年生,满族,毕业于鲁迅美院国画系,现为鲁迅美院客座教授,曾任清华美术学院理论与课题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画马研究会执行会长。擅长当代工笔和写意花鸟,以画马见长。
出版刊物:天津出版社的《传统艺术的今天-中国画马》、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选粹·孙万钧国画艺术》、福建美术出版社《当代实力派画家-孙万钧唐风画马说》。
艺术特色: 孙万钧的鞍马是典型的鲁美风格,继承和发展唐宋时期唐三彩马的元素风格。同时也区别于现当代画马名家的裸奔马,构图稳重、笔墨流畅、色彩和谐画面的故事叙述性很强,鞍马可以体现文人内敛修身的品格,强调好马配好鞍蓄势待发的寓意和美好愿望。
- 2008年3月加入辽宁省书画研究会,
- 2009年5月当选中国画马研究会执行会长,
- 2011年进入农民工笔画基地指导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画创新研究,作品多次入全国、省、市、县各级展览。
- 2008年国画作品《品味》入选全国第11届美术展;
- 2010年国画作品《山菊》在“满乡风情人口文化”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
- 2011年国画作品《祈祷》入选全国美术作品精品展获优秀奖;
- 2013年国画作品《梅》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
- 2014年《山里人家》在第三届辽宁省美术作品展获得金奖;
- 2014年《白山黑水》入选第十届迎新春中国画作品展;
- 2015年《农家》入选中国文联文艺基地美术展;
- 2015年《春》获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二届艺术作品荣获一等奖并收藏;
- 2016年《忽如一夜春风至》在“铁刹山杯”工笔画大赛中获一等奖,后参加五县联展;
- 2016年《瓜大自甜》入选本溪市第十二届中国画作品展;
- 2016年《鲜》入选第二届工笔画展;
- 2017年《霜晨》获得第七届少数民族美术书法展荣获金奖;
- 2018年《春色》(与冯大中合作)全国美展荣获银奖;
- 2019年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孙万钧盛世良驹艺术展”。
孙万钧的笔墨语言兼具传统功力与现代创新。他善用“铁线描”勾勒马匹骨骼结构,以“游丝描”表现鬃毛的飘逸感,同时借鉴唐三彩的色彩体系,以赭石、石青、朱砂等矿物颜料调和出沉稳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2014年《山里人家》获辽宁省美术作品展金奖,画中马匹与山民共处一境,既展现鞍马艺术的审美价值,又暗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业内专家对孙万钧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认为:“他的鞍马既有唐风遗韵,又具当代气息,在‘气韵生动’的追求中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中国小写意花鸟代表画家沈光伟则指出:“孙万钧的笔墨品质源于对书法的长期研习,他的鞍马线条如锥画沙,充满金石气。”
市场表现印证了其学术价值。202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孙万钧泼彩鞍马作品《八骏图》以每平尺1.2万元成交,创其个人拍卖纪录。评论界认为,这一价格不仅反映市场对鞍马艺术稀缺性的认可,更体现对其泼彩技法的追捧——这种将矿物颜料与水墨交融的技法,使画面既有张大千泼彩的磅礴,又保留工笔的细腻,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
从鲁美学子到鞍马大家,从高校教授到文化使者,孙万钧的艺术人生始终贯穿着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的勇气。他的鞍马不仅是笔墨的载体,更是文化的符号;他的教学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精神的传承。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今天,孙万钧以鞍马为舟,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驶向更广阔的未来,为中国画的当代转型提供了宝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