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对于普通人家也好,富贵人家也罢,都是一个重要概念,且需要尽早植入孩子的头脑中。然而,一些没有钱的父母由于缺乏资源,往往不去深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在教育孩子时就特别容易忽略对金钱和理财意识的培养,于是后续便会出现很多麻烦。
尤其是孩子一上大学,各种各样因花钱引发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不少家长吐槽孩子花钱多、不体谅父母,可有没有想过,其实很多孩子压根就对金钱没什么概念,他们虽想体谅父母,却无意中触碰到了父母的敏感之处。
“黄世仁也不敢这么算账”,妈妈称大学4天花2w,孩子成了冤大头了
聪明的父母并非是指智商一定要有多高,或者他们学生时代的成绩有多好,而是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拎得清,什么样的责任需要孩子自己去承担,从而从中学会教训、获得成长;而什么样的事情家长自身也存在问题,这两者必须分得清楚。
我们都听说过黄世仁的故事,都认为他确实不是一个好人,他很吝啬,总是去剥削别人,可有些家长却莫名其妙地把自己也活成了黄世仁。
就像最近有位妈妈很夸张地抱怨说,孩子上大学4天就花了2万块钱,这么高的支出,这孩子到底干啥去了呢?可再一看详细的帖子,大家就懵了,明明就是家长以孩子的名义在消费嘛。
情况是这样的,这是一位山东的家长,孩子在乌鲁木齐上学,首先一家人要去送孩子,这交通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心疼孩子坐飞机,于是4个人坐火车花了6000块,而往返机票又是4500多元。
其实这两项大头加起来,就算其他的钱真是这个大学生花的,那也只是折半而已。紧接着在乌鲁木齐这个新地方要去旅游吧,4人花了将近2000元,住宾馆又花了将近2000元,还买各种特产、日用品等等。
看下来发现这个家长账算得确实很明晰,但是他却忘了最后真正算到这个大学生头上的花费可能也就是日用品500块、各种卡300块以及3000块的生活费,而且这3000块又不是让他一个月就花光的,那么怎么就能算出孩子4天上大学花了2万块钱呢?
在大学里面,一些正当的额外消费是完全可以被包容的
如果这种算账方式也能成立的话,那还可以这样算:送孩子去学校就坐最便宜的硬座,往返加起来不过2500块钱,住宿就直接睡公园长椅,给孩子就留2000块生活费,那么总体加起来也不到5600块。
这明显就是家长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允许自己和家人这样消费,可是到最后却莫名其妙地让孩子变成了冤大头,这种教育方式自然是大家都不提倡的。笔者在上大学的时候,身边也有一些同学经常抱怨,说自己其实没花多少钱。
而且都是该有的花费,可家长却觉得上大学太费钱,感觉孩子仿佛是自己的债主。但他们到底花了什么钱呢?比如有一次英语四级报名,要交100块钱报名费以及各种杂费。大学生们额外跟家长要这笔钱的时候,就被当成是平日乱花钱了。
不过笔者倒觉得,如果真想让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学得滋润、过得也没负担的话,其实家长们应该承担这些额外费用。给孩子的生活费就用于日常的吃吃喝喝,而对于其余额外的考试、学习等方面,完全可以再多投入一笔教育经费,毕竟这些投入到后来都是会有回报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