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创新服务与绿色理念相遇,便奏响了城市美好生活的新乐章。近日,沈阳市铁西区正式开启“一袋式”上门回收模式的创新探索,依托“政企社”协同机制,在霁虹街道云峰北社区的全力支持下,以纺织机械厂宿舍小区为核心,打造出辐射周边1公里的“一刻钟便民回收圈”,通过蓝色回收袋入户、低碳骑行宣传等特色活动,将垃圾分类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出城市治理的全新路径。
试点先行燃热情 骑行宣传扩影响
首场活动在纺织机械厂宿舍小区掀起热潮。“可回收物满2KG即可砸金蛋”的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参与者不仅能处理家中的可回收物,还有机会获得社区卫生站提供的口腔护理、血压测量等健康盲盒。居民小王送出可回收物3公斤,他说:“第一次听说‘一袋式回收’,特别适合我这种‘社恐’,不用出门就能完成回收,轻松为环保贡献力量。”据悉,当日40余人次参与活动,回收量超30公斤。这场活动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新模式的可行性,更为后续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基于首场活动的良好反响,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中环洁垃圾分类铁西项目组成10人骑行宣传队,他们身着蓝色马甲,携带印有“可回收物”标识的回收袋,以纺织机械厂宿舍小区为中心,向周边1公里区域展开宣传。队员们现场讲解“一袋式回收”的便捷流程、电话预约上门回收服务,吸引沿街商户积极参与,不少商家现场扫码兑换了环保袋。此次活动共触达商户及居民6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余份,回收塑料瓶、纸箱等超40公斤,让更多群体了解并参与到这项便民服务中。
多元服务暖民心 教育浸润育新风
随着“一袋式”回收模式的逐步推广,铁西区进一步深化服务细节,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差异化服务策略。为老年群体推出“移动称重”服务,工作人员携带蓝牙电子秤上门回收,使老年居民参与度提升两倍。为商户开通15分钟专项回收通道,商户张先生表示:“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方便参与,帮我们解决了可回收物积存的大问题,这样的举措太贴心了。”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铁西区格外注重环保理念的源头培育。铁西区启航幼儿园根据幼儿认知特点,采用“五感体验+游戏化教学”模式,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童话故事,并结合“一袋式”回收模式,构建起“认知-实践-激励”的完整闭环,有效培养幼儿环保习惯,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良好效果。从幼儿到居民,从商户到老年群体,铁西区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着这项创新服务。
这场以“小蓝袋”推动“大民生”的实践,通过常态化开展“骑行IP打造、多场景联动、沉浸式体验”等创新活动,实现了“政企社”三方共赢,让居民得到实惠、企业减轻负担、环境治理更见成效。铁西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铁西区将着力构建‘片区网格化+智能调度’回收体系,推动‘一袋式’收运流程向标准化、便捷化、智能化迈进,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率和商户覆盖率,逐步完善片区化的便民回收服务网络,持续书写城市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