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2025年5月16日晚19:30分,与几个朋友相约北京三里屯·爱乐汇艺术空间·城市深奏厅,欣赏“爱乐之城”——《我心永恒》《一步之遥》经典电影音乐作品音乐会。



演奏者只有6名文艺青年,观众也仅有七、八十名的样子,并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报幕,没有主持,没有窃窃私语,没有手机铃声,没有随意出入,没有烟雾缭绕,没有了尘世里的一切喧嚣,只剩下了音乐世界里的柔情倾诉。改编自电影《闻香识女人》主题曲的“一步之遥”、改编自电影《爱乐之城》主题曲的“星光之城”等16个节目一气呵成,每个节目演奏完毕后皆掌声雷动。演员沉浸在演奏艺术之中,观众沉浸在欣赏艺术之中,90分钟竟然倏忽而过,不觉已到音乐会闭幕之时。

演奏者并非大牌明星或音乐家,我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据音乐会结束后陪同我来的田老师介绍,他跟这些台上演奏的文艺青年都很熟,他们都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来到爱乐汇“卖唱”谋生,维持着对艺术追求的坚守。看着他们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挣的钱并不多,与街头的民工没有什么不同,可能月底算帐除去房租水电等等都是“月光族”。但他们不甘心沦落风尘,也不愿巴结权势,所以宁愿深入基层“卖唱”谋生传播音乐之美,也不愿为迎合市场而放弃艺术理想。不知不觉间我已然泪目,感动于在这个浮躁的商业化社会,竟然在年轻人中还有这样一股清流。



演的人精神世界很高尚,听的人精神世界更为高尚,演奏者与观众形成了一种 “高山流水”的知音关系。爱乐汇艺术空间的旁边就是以“通俗”搞笑著称的德云社,“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比邻而居,各自用他们的方式诠释艺术的本真价值。“爱乐汇”在浮躁时代守护着人性的精神阵地,德云社在商业社会用卖座迎合着市场的需求。票价都差不多,甚至“爱乐汇”还稍高一点,小提琴弹出的高雅音乐也能吸引几十位年轻观众且令他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盖过了德云社里传出的哄堂大笑,已然很不错了,已然是莫大的成功了。



象牙塔外的坚守,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生们的基层音乐实践。这些中央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们或许出生在偏远农家或城市普通职工之家,毕业后无权无势无法跨越阶层藩篱,但他们没有自甘堕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定义“卖唱”,向社会展示他们的傲人风采。与范冰冰式的“话题女王”相比,与赵薇式的打造“铜臭商业帝国”相比,与那些为了出镜陪导演、制片人上床的明星相比,与千方百计嫁入豪门与有钱的油腻大叔甚至"油腻爷爷”厮守者相比,显然爱乐汇的“卖唱者”们精神更高尚。他们或许腰包里没有几个钱,但他们在用他们的方式向社会各界传播音乐中的真善美,他们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我是很欣赏这股商业浪潮中奔放的清流的,他们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坚守品质,更能赢得包括我在内的广大乐迷的尊敬与喜爱。他们并没有“曲高和寡”,他们用清纯高尚赢得他们的粉丝。他们“贩卖”的是娴熟精湛的演奏技巧,是天衣无缝的默契配合,是充足的创作能力及丰富的舞台经验,他们用音乐与观众互动,这种互动无关钱财权势,而是心灵深处的琴瑟和鸣。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乐团在艺术与商业间也能找到平衡点,既不曲高和寡,又不流于媚俗。

“爱乐汇”敏锐捕捉到了人们灵魂共鸣的情感需求,勇敢搭建演奏者和受众之间的深层次共鸣,成为快节奏现代生活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音乐从来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良药和社会的黏合剂。我相信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们在黑白琴键间的生命演奏,必将使三里屯成为年轻人们的“打卡新地标”,让浮躁的心灵在这里得到安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