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没有真本事,别乱逞强!”
5月13日,印度正式向WTO投诉美国对钢铝征收25%的关税,并打算针对美国农产品、化工品等实施相应的报复措施。
莫迪
莫迪政府高调表态要“重新调整美印贸易不平衡格局”,摆出一副“中国能做到,我也行”的姿态。不过,印度仅仅强硬了两天,就被媒体爆料称已同意取消对美国的所有关税。
图源网络
那么,印度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强硬?又为何这么快就软了下来呢?
莫迪
印度干了一件“狠事”
印度这次的动作背后其实藏着两层无奈。第一层是经济层面的压力:美国对钢铝加税直接影响到印度76亿美元的出口收入,每年需要额外支付19亿美元的关税,这相当于印度军费预算的6%。
钢铝
第二层则是面子问题:今年初的印巴空战中,印度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全面压制,六架战机被击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莫迪政府急需找到一个转移矛盾的方向。
阵风战机
当看到中美在日内瓦达成“互降91%关税”的协议后,印度拍案而起,“强硬路线”现成的模板就在眼前,直接照搬!印度学者比斯瓦吉特·达尔直言:“中国的强硬态度成功让美国退缩,给印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外交部发言人
但问题是,印度和中国的“作业本”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中国能够赢得贸易战,靠的是三大核心优势:对美出口依赖度降至18%、“一带一路”构建的全球供应链替代网络,以及东风导弹对航母的军事威慑力。
图源网络
而反观印度,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达32%,外汇储备仅为中国的一成,本土制造业甚至连螺丝钉都要依赖进口。
莫迪
就在几个月前,莫迪还低声下气地求合作。今年2月,他成为特朗普连任后首批访问美国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提出为60%的美国商品免除关税,甚至接手中国拒绝购买的波音飞机订单。
今年2月,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来访的莫迪
他这样做只为换取美国的宽容,但特朗普不仅没有让步,反而威胁说“印度收多少税,美国就跟着收多少”,甚至还拿印巴冲突当作谈判筹码。
特朗普在多哈发表讲话
印度这才意识到:妥协换不来尊重,只有实力才能说话!然而,不到一天时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不停止军事行动,将对购买俄能源的国家加征500%的关税,矛头直指中印。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尽管这一威胁尚未完全落地,但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就是在与美国对着干。数据显示,印度40%的石油来自俄罗斯,每年800亿美元的订单支撑着普京三分之一的军费开支。
石油
美国想用关税大棒逼迫印度断供俄罗斯石油,但莫迪敢这么做吗?一边是廉价俄油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另一边是西方施加的压力,这让莫迪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莫迪
更糟糕的是,印度正好撞上了特朗普的“暴怒时刻”。美国一周前刚刚在也门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投入10亿美元军费却只换来F-35差点被击落的尴尬战绩。
特朗普
接着又在中国与美国的关税战中低头,对中国的关税讹诈最终以失败告终,憋了一肚子火的特朗普正愁找不到发泄对象,印度此时送上门来,直接成了“500%关税”的靶子。
特朗普
不过,在这场闹剧中隐藏着一个重要细节:美国对印度的500%关税威胁,实际上更多是“雷声大雨点小”。
特朗普
据路透社透露,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发言只是提到“考虑极端措施”,并未提交具体方案。而印度报复清单中的杏仁、苹果等农产品,实际仅占美国对印出口的3%,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影响。
莫迪
双方看似剑拔弩张,实际上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莫迪需要安抚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而特朗普则需要维持自己的“强人”形象,真正的贸易大战根本打不起来。
莫迪
然而,印度面临的最大危机恰恰隐藏在这种“虚张声势”之中。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指出,印度32%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且外汇储备仅能支撑七个月的进口。
图源网络
如果真的与美国撕破脸,卢比汇率崩盘、外资撤离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将比关税更加致命。相比之下,中国拥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美出口占比不到两成,还能依靠“内循环”扛住压力。
卢比
正因为如此,印度才会迅速“泄气”。特朗普抢在印度发声之前,公开对媒体表示:印度已经同意取消对美国的所有关税。
特朗普
印度试图模仿中国的强硬姿态,却忘了自己根本没有“掀桌子”的资本。
信源:观察者网2025年5月15日——印度学者:中国能让美国达成协议,我们强硬起来也能观察者网2025年5月15日——说好的硬气呢?特朗普:印度同意不向美国收取任何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