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浦江潮涌,法治扬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全球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上海始终肩负着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时代使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上海司法行政系统以“五个中心”建设为纲,聚力涉外法治创新,从徐汇首创跨境法律互认机制,到浦东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从商事调解多元化解纠纷的实践突破,到鼎新法治人才计划培育国际化法治菁英,每一步都彰显着“法治软实力”护航高水平开放的硬核担当。

本栏目“区局长谈涉外法治”将聚焦各区司法行政一线的创新实践,邀请局长们共话机制革新、平台搭建与人才育用,以鲜活案例展现上海涉外法治的“破冰之力”与“融合之道”。期待通过这场思想碰撞,汇聚智慧、激荡动能,为擦亮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品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法治新篇章注入更强声量!

普陀涉外法治“四大工程”齐发力

奏响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强音


张韶春

普陀区司法局

党委书记、局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涉外法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普陀区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及内地重要陆上门户和交通枢纽,以打造国际化法治高地为目标,深入推进涉外法治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定政策、育人才、强阵地、优服务“四大工程”,为区域开放型经济建设和国际人文交流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强化政策引领

打造涉外律所专业服务集群

涉外律师事务所作为涉外法律服务的重要力量,我们注重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引导,吸引和培育一批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涉外律所。去年,普陀区出台了专项政策扶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明确对新引进的国际知名法律服务机构及律师团队给予开办资助,对取得境外学历或境外法律职业资格证的法律服务人才给予学费支持。

同时,鼓励律所“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20”成员国、东南亚国家(地区)、欧美发达国家等设立境外分所、办公室,如普世万联所在越南河内设立分所,元竹所在泰国曼谷设立境外办事处,明伦所在美国纽约设立代表处等,目前有4家律所海外服务网点入选《上海律所海外服务网点指南》,努力为企业顺利“出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专业法律服务。


走访涉外法治律所,召开涉外法律服务座谈会

筑牢人才之基

锻造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人才是涉外法治建设的根本。我们积极搭建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平台,在全区广泛遴选具有多年涉外法律服务经验的律师,设立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并建立涉外律师人才库,培养并储备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律师人才。与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等外资所搭建交流平台,就涉外业务、涉外律师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积极交流。围绕涉外法治主题,聚焦国际仲裁、境外信托等领域,举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本区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专业领域的专业能力。

发挥阵地功能

打造外籍人士的法律服务站

中远两湾城是我市环线内最大的小区,里面居住着两千多名外籍人士。为了方便外籍居民了解我国法律,我们将丰富的涉外法律服务汇聚到小区旁的“半马苏河”法治驿站。利用驿站内的“法小淘”数字律所、“普法通”向周围外籍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在驿站内举办“非遗+普法”法治文化活动,在竹编、掐丝珐琅等手作体验活动中,帮助外籍居民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法治宣传与文化认同双提升。联合区出入境管理局在驿站开展境外人员住宿登记宣传,外籍人士在驿站扫码即可办理住宿申报。聚焦跨国婚姻家庭,举办“涉外婚姻面面观”主题活动,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系统解析跨国婚姻涉及的法律程序、财产公证、子女监护等热点问题及文化差异应对方法。

注重需求导向

以精准服务深化法治认同

为了让辖区外国人了解我国法律、适应我国工作生活,根据他们的需求,我们有针对性推出了一系列公共法律服务活动。聚焦工作就业,联合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推出“魔都工作法治秘籍”系列宣传,面向留学生开展“LawBridge”法律护航劳动就业咨询,帮助留学生了解试用期、劳动合同、休息休假等法律规定,助力顺利在沪就业发展。聚焦社区生活,推出民法典双语宣传海报,大力宣传相邻关系、文明养宠、安全出行等法律规定,帮助外国人自觉遵守我国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宜川路街道,还成立了全区首支街道涉外普法志愿服务队,向外籍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

涉外法治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涉外法治领域的新挑战、新机遇层出不穷。现在,我们正积极筹备开展“苏河涉外法治沙龙”活动,将按照国别,对不同国家的投资环境、外商投资政策与法律法规、投资机会与风险及建议等进行深度剖析与分享,帮助企业顺利“走出去”;还将设立“涉外基层法治观察点”,通过开展基层法治观察行、专题研讨和提交建议等形式,为辖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我们还将涉外法治工作积极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等全区重点工作中,做到涉外法治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动。


未来,普陀区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坚定不移的决心,持续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及涉外法治能力建设,不断深化“苏河涉外法治”品牌建设,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发展贡献普陀力量。

来 源:普陀区司法局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